本书以价值判断作为史实判断之基础,选择影响理解中国教育史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融合知识史、思想史、教育史的多样态表达,以丰富思维维度。通过对教育起源中康德提出的逻辑困境的推阐,揭示“学习是人的天性,教育是人类为人类设计的系统”和“人类劳动的目的性与教育的目的性关系”的意义;通过对文王“演德”与宗周文明的关系、“礼”由宗教到人文的转化过程中的“礼义”的道德属性及“礼”与“法”的相涵到分立等方面的推阐,揭示道德在社会秩序中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先秦孝道思想、人性论义理结构的阐发,揭示其对古代教育思想的支撑意义;通过对经学、玄学、理学形成、发展、衰微的阐发,揭示中国古代教育知识选择中的博弃和形态演化的意义。全书表明了“离开思想性的教育史,就没有教育史的思想性”的主旨。
本书可供高校从事教育史学科教学及研究的教师和教育史专业研究生参考阅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