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教育史(随思随阐)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1291481
  • 作      者:
    作者:谢广山//谢瀑|责编:隋秀娟
  • 出 版 社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以价值判断作为史实判断之基础,选择影响理解中国教育史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融合知识史、思想史、教育史的多样态表达,以丰富思维维度。通过对教育起源中康德提出的逻辑困境的推阐,揭示“学习是人的天性,教育是人类为人类设计的系统”和“人类劳动的目的性与教育的目的性关系”的意义;通过对文王“演德”与宗周文明的关系、“礼”由宗教到人文的转化过程中的“礼义”的道德属性及“礼”与“法”的相涵到分立等方面的推阐,揭示道德在社会秩序中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先秦孝道思想、人性论义理结构的阐发,揭示其对古代教育思想的支撑意义;通过对经学、玄学、理学形成、发展、衰微的阐发,揭示中国古代教育知识选择中的博弃和形态演化的意义。全书表明了“离开思想性的教育史,就没有教育史的思想性”的主旨。 本书可供高校从事教育史学科教学及研究的教师和教育史专业研究生参考阅读。
展开
目录
基于康德“谁是最初的教育者”的逻辑困境而对教育起源问题的重新思考
从筮占到演德:《周易》的价值追求
从氏族公有制到分封制
宗周文明及其衰落
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价值
学习成就了士——春秋时期教育转型中的士
“礼”之由宗教到人文的转化
礼义:礼的道德属性
从春秋到秦汉:礼与法的相涵与分立
别再误读有教无类
不与有知或无知者谈知
先秦人性论于教育形态上的义理结构
论中国古代教育城市轴心的向心图式
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义理结构与形态演进
汉代经学及其教育知识的经学形态化
玄学为什么没能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知识
闲话“师道不传”
内外合一:《大学》之意义
宋人释易谈天下
宋代理学:诞生、延续及于经学中的形态
“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其启迪
梅贻琦这样解《大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