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语言符号与脑文本概论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60972
  • 作      者:
    作者:聂珍钊//任洁|责编:吴宇森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研究了语言、符号和文本的基本理论问题,重点运用脑文本概念对语言的定义及其生成的伦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解释。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语言、符号及文本,从基础理论上厘清文学与这三者的关系,并从跨学科视角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回答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关于语言、符号、文本等的根本性问题。本书不仅质疑索绪尔关于语言的定义和提出符号系统无法定义语言的观点,还对语言和符号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论证,指出和分析了索绪尔错误的原因并重新定义了语言。本书尝试运用认知理论论证语言和文本之间的关系,重新解释意识概念和脑文本概念,提出语言是脑文本的声音形态和实时生成的观点,探讨语言生成的伦理机制。本书还深入研究了脑概念、神经伦理、时代精神、斯芬克斯因子等重要理论问题。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语言的定义
第一节 语言的定义问题
第二节 索绪尔的语言观点
第二章 语言符号
第一节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
第二节 巴特的语言符号
第三节 符号语言学
第三章 符号与语言符号
第一节 语言符号及其性质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
第四章 语言与文本
第一节 语言同文本的关系
第二节 语言不是文本
第五章 认知与意识
第一节 人的认知
第二节 人的意识
第六章 脑文本与脑概念
第一节 口头文学的文本
第二节 脑概念
第三节 脑文本的作用机制
第七章 脑文本与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生成
第二节 脑文本与语言
第八章 语言生成的伦理机制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
第二节 婴儿的语言启示
第三节 语言生成的伦理机制
第九章 符号、脑文本与文学文本
第一节 符号与脑文本
第二节 “语义三角”与“脑文本”
第三节 思维风格与脑文本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文本观及其局限性
第十章 脑文本与神经伦理学
第一节 脑科学的伦理困境
第二节 脑文本与道德教诲
第十一章 时代精神的脑文本演绎
第一节 现代主义、意识流与脑文本
第二节 脑文本的意识形态底色
第三节 左翼现实主义文学与时代精神
第十二章 斯芬克斯因子与脑文本
第一节 斯芬克斯因子的形态
第二节 斯芬克斯因子与脑文本的生成
第三节 斯芬克斯因子与脑文本的提取和选择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与脑文本
第一节 人造人、机器直觉与电子文本
第二节 偷吃“禁果”:电子文本与脑文本的冲突
第三节 未成形的脑文本,抑或科学选择的失败
第十四章 从脑文本到终稿:以易卜生戏剧创作为例
第一节 易卜生戏剧创作中的脑文本和伦理选择
第二节 易卜生戏剧主人公的脑文本及其伦理选择
第三节 易卜生的脑文本和伦理意识在戏剧中的表达
第十五章 隐喻脑文本的建构机制:以《寻羊冒险记》为例
第一节 解喻与隐喻脑文本的建构
第二节 施喻与隐喻脑文本的建构
第三节 隐喻主体脑文本的伦理机制
第十六章 莉莲·海尔曼处女作《儿童时光》的脑文本分析
第一节 脑文本与作家创作意图
第二节 《儿童时光》中的脑文本要素
第十七章 脑文本与伦理选择:以《她过去的爱情》为例
第一节 嫉妒的历时研究与伦理阐释
第二节 格雷厄姆的脑文本与伦理选择
第三节 巴恩斯的伦理意识
附录
附录一 文学伦理学批评:脑文本的定义、形态与价值——聂珍钊访谈录
附录二 文学伦理学批评:从伦理选择到科学选择的理论思考——聂珍钊教授访谈
附录三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脑文本:聂珍钊与王永的学术对话
附录四 从脑文本谈起——聂珍钊教授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
附录五 术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