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道德生活的态度偏移研究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851372
  • 作      者:
    作者:杨宇辰|责编:岳梦夏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网络道德生活是道德生活在网络场域中的展开,道德态度是道德生活中对道德对象产生的内心倾向与反应倾向,包含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要素。网络道德生活中的群体态度偏移,是在道德评价的主导下显现的网络道德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偏离社会道德规范的现象,表现在道德认知上,有对善恶认知的极端化、对公平认知的绝对化、对道德规范认知的庸俗化等,表现在道德情感上,有道德情感的过度情绪化和高度激发状态,表现在道德行为倾向上有网络语言暴力、道德绑架和人肉搜索等。网络道德生活中态度偏移从道德议题的产生、网络热议的形成、集群行为的发生,到出现网络意见、网络情绪和网络行为偏移,具有发生发展的生命周期。随着道德情感强度的消退,道德态度也逐渐回归理性,但不同的态度偏移消退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遗存。道德态度偏移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对社会情绪的放大作用、对“泛道德化”倾向的助长作用,都会对道德评价、道德行为和群体道德关系产生深刻消极影响。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网络道德生活概述
第一节 网络道德生活的内涵
第二节 网络道德生活的特征
第二章 网络道德生活的态度偏移
第一节 道德态度
第二节 道德态度的特点
第三节 网络道德生活中态度偏移的特点
第三章 网络道德生活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网络道德生活的主体:网络群体
第二节 网络道德生活的客体:道德议题
第三节 网络道德生活的场域:网络空间
第四章 网络道德生活中态度偏移的表征
第一节 道德认知的偏移
第二节 道德情感的偏移
第三节 道德行为倾向的偏移
第五章 网络道德生活中态度偏移的生成过程
第一节 道德态度偏移的形成
第二节 道德态度偏移的发展
第三节 道德态度偏移的消退
第六章 网络道德生活中态度偏移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态度偏移对道德评价的影响
第二节 态度偏移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态度偏移对群体关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