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历史理论与现实逻辑)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774825
  • 作      者:
    作者:董昀|责编:李晓敏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金融文化深刻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从古至今,金融文化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以五千年文明根系为锚,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途径,从文化基因层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从国际比较视野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特色,从中总结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 全书围绕“五要五不”的核心范式,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等文化精髓,融入金融强国建设的实践方法论中。发展道路植根于文化属性,西方经济金融理论无法破译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功之道;唯有立足国情,把握中华文脉,方能理解金融发展道路中蕴含的中国特色。 书中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核心特质的剖析,体现了历史纵深与时代张力:从北宋交子的货币信用到抗战时期的货币主权;从“法至精密”的山西票号到“以义立本”的亚投行;从40余年经济快速发展到金融体系长期稳定,既凸显文化传承脉络,又刻画金融治理智慧,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金融打开了一扇文化视窗。 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金融博弈正在重塑国际格局,中国金融文化的独特经验值得被世界关注。本书详述中国金融文化知常达变、守正创新的辩证体系,对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兼具深度与锐度的适时之作。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理解金融文化
一、金融、文化和金融文化:概念界说
二、金融发展道路植根于金融文化
三、从文化视角理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第二章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特质
一、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初心使命
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意蕴
三、“第二个结合”: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根本途径
四、“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本要义
第三章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一、信用是什么?
二、中国古代信用体系演进历程概览
三、从交子的发展看货币信用
四、抗战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维护抗币信用的故事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信用与开发性金融
六、小结:信用是货币金融活动的基石
第四章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一、功能性与盈利性:金融领域“义利之辩”的核心
二、元代的楮币之患:处理义利关系的失败案例
三、陕甘宁边区的货币斗争:保障革命胜利的重要手段
四、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与内需不足:以宏观调控促经济发展
五、亚投行的创立与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义取利的新探索
七、小结:以正确的义利观支撑金融强国建设
第五章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一、稳健审慎方可行稳致远
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国民党政府控制通胀的失败案例
三、稳字当头、多管齐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通胀的成功经验
四、稳中求进:从经济改革思路到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五、结语:稳中求进是稳健审慎的题中之义
第六章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一、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动力
二、熊彼特的金融创新观与2008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金融创新
四、改革开放时期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背后的金融变革故事
五、新时代中国数字金融的创新发展
六、结语: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需要
第七章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二、从山西票号的兴衰看合规的重要性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货币金融法治建设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法治建设
五、结语:夯实金融强国的法治根基
第八章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文化根基
一、金融文化与金融理论创新紧密关联
二、西方主流经济金融理论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三、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伟大实践为金融理论创新提供沃土
四、中国经济金融理论发展面临新挑战
五、夯实文化根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