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角色外人际互动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组织情境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465930
  • 作      者:
    作者:刘雪梅|责编:乔雷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梳理与分析角色理论和边界理论,进一步论证并提出核心概念“角色外人际互动”,即“一种基于以往或当前工作角色关系的,非工作规范要求下的人际互动,这是组织成员通过调整或超越自身对角色的认知而发起或参与的互动活动”。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归属需求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等,梳理工作绩效、工作激情、社会接纳、积极情绪、政治技能和关系型自我构念方面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研究、质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角色外人际互动的概念、结构维度、测量工具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索,并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组织情境下“角色外人际互动”概念的内涵和结构维度是什么、如何测量?这是本书要回答的首要问题。第二,角色外人际互动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这种互动是否有某种正向的溢出效应,比如是否能够促进任务导向的角色内绩效和关系导向的人际公民行为?广义的互动虽被证实是构建人际关系的前提,但角色外人际互动是从哪些路径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估或情感反应,进而引致员工最终的行为选择和绩效结果?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论证。第三,哪些边界条件会增强或替代角色外人际互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在中国组织情境中,本土文化对组织成员的思维模式、认知及行为偏好有着重要影响,那么是否存在一些考虑文化特质等因素的边界条件能够调节角色外人际互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或方向?该问题也有待澄清。基于此,本书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角色理论与边界理论
2.1.2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2.1.3 归属需求理论与情感事件理论
2.2 角色外人际互动
2.2.1 角色外人际互动的相关研究
2.2.2 本土文化背景与角色外人际互动
2.2.3 角色外人际互动的研究述评
2.3 工作绩效
2.3.1 工作绩效的概念
2.3.2 工作绩效的结构与测量
2.3.3 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
2.4 工作激情
2.4.1 工作激情的概念
2.4.2 工作激情的结构与测量
2.4.3 工作激情的作用机制及结果研究
2.5 社会接纳
2.5.1 社会接纳的概念
2.5.2 社会接纳的结构与测量
2.5.3 社会接纳的作用机制及结果研究
2.6 积极情绪
2.6.1 积极情绪的概念
2.6.2 积极情绪的结构与测量
2.6.3 积极情绪的作用机制及结果研究
2.7 政治技能
2.7.1 政治技能的概念
2.7.2 政治技能的结构与测量
2.7.3 政治技能的作用效果
2.8 关系型自我构念
2.8.1 关系型自我构念的概念
2.8.2 关系型自我构念的结构与测量
2.8.3 关系型自我构念的作用效果
2.9 综合述评
3 角色外人际互动的概念结构与量表开发
3.1 角色外人际互动的概念及其结构维度探索
3.1.1 编码研究方法、思路与准备
3.1.2 基础资料整理与编码
3.1.3 角色外人际互动的结构维度
3.2 角色外人际互动预试量表的编制
3.2.1 角色外人际互动初始量表开发思路及设计
3.2.2 初始量表的条目建立
3.2.3 初始量表数据获取与提纯
3.3 角色外人际互动正式量表的检验
3.3.1 正式量表数据采集
3.3.2 正式量表题项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3.3 正式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4 角色外人际互动与相近构念的比较检验
3.4.1 变量选择与样本收集
3.4.2 效标效度检验与区分效度检验
3.5 本章小结
4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4.1 理论模型构建
4.1.1 研究问题的背景分析
4.1.2 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研究框架拓展与构建
4.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模型
4.2 研究假设
4.2.1 主效应:角色外人际互动与工作绩效
4.2.2 认知路径:社会接纳与工作激情的链式中介
4.2.3 情感路径:积极情绪与工作激情的链式中介
4.2.4 整体模型:关系型自我构念和政治技能的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4.3 本章小结
5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5.1 各变量的测量
5.2 调研程序
5.2.1 调研方法
5.2.2 数据搜集与样本信息
5.3 统计分析方法与程序
5.4 数据统计分析
5.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信度检验
5.4.3 效度检验
5.4.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4.5 多重共线性检验
5.5 研究假设检验
5.5.1 主效应研究假设检验
5.5.2 认知路径:社会接纳与工作激情的中介效应检验
5.5.3 情感路径:积极情绪与工作激情的中介效应检验
5.5.4 整体模型检验
5.6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5.7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实践启示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角色外人际互动访谈提纲
附录B 角色外人际互动测量量表
附录C 角色外人际互动与工作绩效调查问卷(第一阶段)
附录D 角色外人际互动与工作绩效调查问卷(第二阶段)
附录E 角色外人际互动与工作绩效调查问卷(第三阶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