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文学的传承创新与影像表达研究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846583
  • 作      者:
    作者:宋颖|责编:郑彦宁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民族影像表达的实践和个案为突破口,观察叙事传统在情感、故事、时间和空间等维度上的表达特点,在多学科交叉点上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新表述。本书一方面从纪录片本体入手,探讨视听语言的表现和再现的叙事手法;另一方面从民俗学视角的“传统”“国家”“族群”“日常生活”“语境”等理念出发,探讨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相关影像在中国的发展趋势,重点考察民族民俗在国家化过程中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心的重要作用和实践路径。
展开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情感的影像:侧重主体性的表达
第一节 口头文本与书写文献在影像表达中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东北边境民族生活的视觉化表达——以赫哲族街津口村为例
第三节 西南边境民族生活的视觉化表达——以吞达村和勐景来村为例
第四节 影像表达的多维叙事与时空重叠呈现
第五节 乡村的情感影像:作为一种本土化的艺术表达
第二章 族群的影像:侧重传承性的表达
第一节 技术影响下的民族文学与代际传承
第二节 《五朵金花》的影像呈现与大理白族的民俗风情再生产
第三节 西北保安族花儿调研与撒拉玉尔的影像表达
第四节 花儿在公共语境中的叙事影像
第三章 时间的影像:侧重整体性的表达
第一节 “一国”的文化共享:《中国年俗》的民俗国家化过程
第二节 童年、故乡和春节:《中国年俗》的“三重想象”
第三节 民俗知识再现的艺术表述手法
第四节 纪录片解说词的叙事模式与文化传承理念
第四章 空间的影像:侧重多样性的表达
第一节 民族文学传统内在与外化的表达属性
第二节 佤族口头传统显化为景观与影像的“可看性”
第三节 沧源葫芦小镇的景观显化与空间美学
第四节 文旅融合下乡村景观“可看性”生产
第五节 特色小镇的民俗应用与影像表达
余论 “讲故事”的实践途径与趋势探讨
附录一 融合媒体与学术力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附录二 新时代青年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的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十年磨一剑·写在后面的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