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应急值守
1.1 主要任务
1.2 工作要点与流程
1.2.1 接报
1.2.2 调度核实
1.2.3 研判态势
第2章 应急响应
2.1 应急响应工作原则
2.1.1 应急响应中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主要工作
2.1.2 应急响应中应遵循的原则
2.2 应急响应工作流程
2.2.1 建议预警
2.2.2 启动预案
2.2.3 现场处置
2.3 应急响应信息报告
2.3.1 报告原则和时限
2.3.2 信息报告种类
2.4 应急响应运行
2.4.1 预警
2.4.2 启动应急预案
2.4.3 成立应急指挥部
2.4.4 信息通报与发布
2.5 应急监测
2.5.1 制定应急监测方案
2.5.2 确定监测项目
2.5.3 确定监测范围
2.5.4 监测布点
2.5.5 现场采样与现场监测
第3章 现场处置
3.1 控制和消除污染
3.1.1 污染源排查
3.1.2 污染源排查的一般程序和内容
3.1.3 切断与控制污染源
3.1.4 减轻与消除污染
3.2 常见现场处置措施
3.2.1 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程技术要点
3.2.2 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3.2.3 交通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3.3 应急终止
3.3.1 应急终止的条件
3.3.2 应急终止的程序
第4章 主要污染物处置技术方法
4.1 苯系物
4.1.1 苯系物理化特征
4.1.2 苯系物处置方法
4.2 石油类
4.2.1 石油类理化特征
4.2.2 石油类处置方法
4.3 重金属类
4.3.1 重金属类理化特征
4.3.2 重金属类处置方法
4.4 氨氮类
4.4.1 氨氮类理化特征
4.4.2 氨氮类处置方法
4.5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
4.5.1 危险化学品处置要点
4.5.2 污染物收集
附录
附录一 应急值守接报记录单
附录二 突发环境事件调度记录单
附录三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专报(初报)
附录四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专报(续报)
附录五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专报(终报)
附录六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和环境应急监测报告
附录七 典型风险物质应急处置信息卡
附录八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
附录九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
附录十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附录十一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
附录十二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
附录十三 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实施技术指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