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7248441
  • 作      者:
    作者:宫维明|责编:沈继侠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一版、第二版)为主要文本依据,在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发展史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的核心内容、基础实质和逻辑架构,进而阐发以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正义观,并充分展现这一理论促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求的当代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的建构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萌发期对正义的“赋魅式认同”
一、少年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正义精神的虔诚信仰
二、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正义原则的积极应用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厘清期对正义的“祛魅式反思”
一、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祛魅正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重塑期对正义的“返魅式扬弃”
一、马克思恩格斯返魅正义的综合考量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积极作用的保留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消极影响的克服
四、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生产正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的核心诉求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前提的非正义性
一、社会化大分工所带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
二、资本原始积累所造成的三大集中趋势
三、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得以开启的起点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非正义性
一、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与自身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二、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与自身的生命活动相异化
三、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
四、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与他人相异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结果的非正义性
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引发了以生产过剩为标志的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制造出持续提供剩余价值的工人阶级
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固化了资产阶级对于全社会的掌控权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正义论及其当代价值
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要恢复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结合
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要恢复劳动的本真状态
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要恢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产正义论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分配正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的践行路径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结果的非正义性
一、资本主义分配方式造成了贫富悬殊现象
二、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激化了阶级关系的对抗
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所造成结果的误释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非正义分配方式的历史成因
一、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历史溯源
二、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决定因素
三、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产生机理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正义论及其当代价值
一、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被取代的必然性
二、确立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长期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正义论的当代价值
第四章 消费正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论的价值旨归
第一节 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和生产活动之间的对立关系
一、生产不再为消费提供外在对象
二、生产不再产生消费的动力
三、消费丧失了对生产的能动性反作用
第二节 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非正义消费方式中被异化
一、工人阶级在生产消费过程中被异化
二、工人阶级在个人消费过程中被异化
三、工人阶级陷入进退两难的消费困境
第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在消费中被异化
一、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在消费中被异化
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在消费中被异化
三、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文化关系在消费中被异化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消费正义论的当代价值
一、明确辨析消费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本质区别
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观
三、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四、从制度层面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充分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