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五十五首乐曲分析
第Ⅰ部分 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分析
一、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1)
二、#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2)
三、F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3)
四、#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4)
五、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5)
六、#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6)
七、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7)
八、b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8)
九、A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9)
十、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10)
十一、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11)
十二、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12)
十三、G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13)
十四、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14)
十五、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15)
十六、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16)
十七、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17)
十八、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18)
十九、A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19)
二十、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20)
二十一、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21)
二十二、b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22)
二十三、G大调前奏曲与赋格(No.23)
二十四、b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No.24)
第Ⅱ部分 《七首左手复调乐曲》分析
一、三声部赋格(No.1)
二、三声部赋格(No.2)
三、四度卡农(No.3)
四、三声部小赋格(No.4)
五、三度卡农(No.5)
六、三声部赋格(No.6)
七、二声部赋格(No.7)
下篇 总括
第Ⅰ部分 《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的创作特征
一、前奏曲的创作特征
(一)前奏曲的结构特征
(二)前奏曲中的和弦及和声进行
(三)前奏曲中的复调技术
二、赋格的创作特征
(一)赋格主题特征
(二)赋格的结构特征
三、前奏曲与赋格的关系
(一)调式调性的联系
(二)材料之间的联系
(三)前奏曲与赋格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第Ⅱ部分 《七首左手复调乐曲》的创作特征
一、七首左手复调乐曲的独特性
二、两首卡农曲的创作特征
三、五首赋格的创作特征
(一)呈示部的创作特征
(二)展开部中的现代音乐创作特征
(三)再现部的创作特征
第Ⅲ部分 传统性、民族性、爵士乐风格以及其他现代作曲技术的融合
一、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
二、俄罗斯民族风格的体现
三、爵士乐风格的融入
(一)音乐主题的爵士乐风格
(二)音乐织体所体现出的爵士乐风格
四、其他现代作曲技术
结语
一、两部复调套曲的主要特征
二、爵士乐对专业音乐教育及创作的影响
三、第三潮流以及卡普斯汀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
附录:关于爵士乐
一、爵士乐的历史发展概况
二、爵士钢琴的历史发展概况
三、爵士乐的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