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精)
0.00     定价 ¥ 8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2231559
  • 作      者:
    作者:杨照|责编:柴锐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 青年时期,杨照在台湾知识界的“韦伯热”中初识韦伯。自此,阅读韦伯与他往后的选择、生命经验相交织、映照。三十多年后,杨照回顾自己阅读、消化和理解韦伯的过程,带领我们看到韦伯其人,并由此出发,理解韦伯的理论从何而来,他如何构建自己的思想脉络,他的理论对现代社会、对今天的我们有何种意义。 透过本书,我们能借助韦伯特别的理论系统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并重新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困境面前,我们如何能保有主体性和主动性,去探索生活的新可能。
展开
目录
代序 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
导言
1.走进韦伯,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
2.拆解韦伯的系统:至今未被超越的完整社会图像
3.马克斯·韦伯的俄罗斯套娃
4.理解现代,从这几位思想家开始
第一章 从马克思到韦伯:重新解释资本主义
1.来自韦伯的质疑: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只因本性贪婪吗?
2.新教伦理的阴影:为什么成功的资本家很少享受?
3.财富的作用:上天堂、开工厂,还是买“人”?
4.工具理性如何影响了社会心理、政府组织?
5.资本主义的独特性:马克思没有解释清楚?
6.西方文化的独特性:“科学”和“西方的科学”有什么不同?
7.被理性主宰的西方社会:官僚体系、专业宰治与资本主义
8.谋杀五先令的人,不配做资本家
9.又理性,又执迷:永远追求财富增长的最优解
10.旧教伦理vs新教伦理:上帝需要服侍,还是需要义人?
11.韦伯的创见:社会基于信仰而建立
12.先破后立:资本主义诞生与宗教没落有关系吗?
13.从天主教到基督新教:以信仰之名,打击教会的权威
14.我们与上帝的距离,从《忏悔录》谈起
15.今天的社会,和清教徒到底有什么关系?
16.现代“巫术”的诞生
17.理性社会的巨大隐忧:Charisma与残破的意义之网
18.韦伯的社会学理想与精神分析批判
第二章 宗教与社会:人类文明如何演进、如何不同
1.马克斯·韦伯的成长环境
2.韦伯的独到观察:军事体制,也是一种宗教吗?
3.是谁把你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4.政治的作用:解决不同价值系统的冲突
5.正当性:人类为什么愿意服从于他人?
6.社会的开端:四种正当性原型的综合作用
7.韦伯的研究方向: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人类文明史
8.“超越突破”是从先知到哲学的追问?以希腊为例
9.“超越突破”来自革命性观点的出现?以印度为例
10.中国文明的“超越突破”比孔子还早吗?
11.中国有资本主义精神吗?
12.孔子与韦伯的共通之处
第三章 政治与社会:我们被什么支配
1.韦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论
2.韦伯的理想型:描述人类社会,而非规范
3.如何像韦伯一样提问?
4.韦伯:现代资本主义成立的六项前提
5.政治共同体:人为什么会为了集体奉献生命?
6.正当性的来源:我们依赖什么解决纷争?
7.正当性支配:为什么人们对支配的服从率有高有低?
8.韦伯如何预言了希特勒的崛起?
9.理想的政治:如何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
10.如何理解现代的官僚体系?
11.成为一个公务员意味着什么?
12.官僚系统如何“切割”人们的日常生活?
13.无所不在的官僚习气,让人的眼中不再有“人”
14.传统型的正当性:像家长一样安排一切
15.超凡魅力型权威:如何聚拢一批狂热的追随者?
16.超凡魅力的权威为何难以持久?
第四章 经济与社会:我们如何合作、相处
1.经济与社会:你的阶级由什么来决定?
2.你的生活中,理性和非理性各占比多少?
3.社会行动:你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赖对他人的预判?
4.经济活动越普遍的社会,工具理性越发达?
5.“城市”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多大?
6.城市:西方民主诞生的根本土壤?
第五章 理解现代社会:理性的胜利与悲哀
1.我们为什么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2.人自由地选择组成社会,却因社会失去了自由
3.韦伯最深的忧虑:现代社会的非人格化趋势
4.现代理性的噩梦:官僚与市场的共犯合作
5.人的失落: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殖民
6.责任伦理:知识让人没有理由保持天真
7.祛魅的世界:我们对生活的掌握,不如原始人?
8.令人悲观的世界中,我们该往何处去?
后记 韦伯,我在哈佛的“护身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