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变迁与转型(1949-2016)
0.00     定价 ¥ 7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7663091
  • 作      者:
    作者:陈爱如|责编:孙新文
  • 出 版 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框架内进行的一次现代转型的过程。新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救济型”养老服务体系阶段(1949—1977年);“配套型”养老服务体系阶段(1978—1998年);“补缺型”养老服务体系阶段(1999—2010年);“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阶段(2011—2016年)。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变迁动力与转型原因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资源的发展以及养老需求的助推。新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现代转型有两个突出的阶段即体系化阶段和社会化阶段。当前体系化阶段逐步形成,然而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社会化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当代中国养老服务体系要实现现代转型的远期目标,其核心是发展理念的转型,即从“差别化”享有养老服务阶段发展到可以“均等化”享受养老服务阶段;从清晰的区域发展“分野”阶段发展到城乡“统筹”共享发展成果的阶段。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述评与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资料来源
上编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救济型”养老服务体系(1949—1976年)
第一节 “救济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理念
第二节 农村敬老院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依托社队的“五保”供养的发展
第四节 依托企业出资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实施
第五节 保证基本生存的养老服务内容的发展
小 结
第二章 计划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配套型”养老服务体系(1977—1998年)
第一节 “配套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理念
第二节 社区养老的发展
第三节 农村敬老院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节 农村养老服务筹资方式的转变
第五节 “统账结合”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
小 结
第三章 构建和谐社会时期:“补缺型”养老服务体系(1999—2010年)
第一节 “补缺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理念
第二节 社会化养老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养老服务体系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形成
第四节 养老内容与养老要素的发展
小 结
第四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2011—2016年)
第一节 “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理念
第二节 养老方式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养老资源筹集与投入方式的完善
第四节 养老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与专业
第五节 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与认证
小 结
下编
第五章 养老服务体系变迁的原因:人口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养老服务体系变迁的原因分析(人口结构角度)
第二节 人口结构变迁对发展养老服务体系的启示
小 结
第六章 养老服务体系变迁的原因:养老资源的变迁
第一节 养老服务体系变迁的原因分析(养老资源角度)
第二节 养老资源变迁对发展养老服务体系的启示
小 结
第七章 养老服务体系变迁原因:养老需求的变迁
第一节 养老服务体系变迁的原因分析(养老需求角度)
第二节 养老需求变迁对发展养老服务体系的启示
小 结
第八章 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调查
第一节 调查背景
第二节 养老服务体系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现状
第三节 养老服务体系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精神慰藉视角下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策略
小 结
第九章 养老服务体系现代转型的特点、目标与路径
第一节 养老服务体系现代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 养老服务体系现代转型的目标与路径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