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象观察
我们经历了什么样的“现实主义”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我的自白:文学批评最难的是什么
寻觅浪漫主义的踪迹
批评家“再造形象”和“骑士精神”的能力
批评家与评论家的灵感
生态文学中的伦理悖论
阅读小说时的“蒙太奇”反映
自然主义之殇:心灵牧歌
自然文学书写之我见
“活下去,并要记住”发出“本身的光”
当代作家应该如何书写自然
乡村巨变:历史与现实中的审美取向
自然生态的风景画与国家文化身份认同
彷徨在城市与自然风景的十字路口
面对乡土如何选择
——从作家对乡土文学的观念视角谈起
宏观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史观
作家作品评论
我们从“童眸”中看到了什么?
——兼论儿童文学创作观念的嬗变
漂泊诗人的激情
——纳博科夫《致薇拉》读札
韩少功的创作何以入史
王怀宇长篇小说《红草原》:重建东北作家群
“根”的思念与思考
——中国乡土小说家族意识的追寻
末代知青罗曼司的背影
——从《红杉树下》观末路的“知青小说”
转世孔乙己的自白书
——重读《孔乙己》
“穿心”在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哲思抒写
——论《穿心莲》开放性文体的一种美学探索
黄蓓佳《太平洋,大西洋》:谱写友情的复调悲怆交响诗
触碰中国乡土小说史诗的书写
——《有生》读后札记
“故乡”的沉沦:三种文明叠印下的乡村风景
——话剧《故乡》观后随想录
短篇小说的引力究竟在哪里
——从朱辉的叙事方法看短篇小说的构思和语言
在写满人性的天空中飞翔
——电视剧《人世间》观后
调色板上的颜色
——文学、绘画与舞蹈的灵魂旋律
悲剧美学的深入与上升
黄蓓佳跨界小说中的感伤浪漫抒写风格
在拯救与自我救赎中徘徊的白衣骑士
——毕飞字长篇小说《欢迎来到人间》读札
夏坚勇“宋史三部曲”:让死的史料活起来,是文学作品的最高目标
学者评论与著作读札
青年作家的未来在哪里
做一个为文学留下印痕的人
带着生命体征和温度的文字
“世界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观念
——王德威《“世界中”的中国文学》读札
启蒙是启蒙者的悲剧
人生如诗诗如人生
平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
“边地文化”与“文明等级”
——评金春平《边地文化与中国西部小说研究》
文学批评的个体言说
——关于方岩的批评
为我引路的良师益友
——我与《文学评论》
我们应该如何治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史的命名与文学史观的反思》读札
现实世界中作家的历史倒影
——《文学法兰西》读札(之一)
飘然思不群
——李章斌诗歌研究刍议
在朦胧的艺术边界里寻觅艺术的感觉
为了不能相忘于江湖的笑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