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金矿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现状
1.1.1 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1.2 浸金技术研究现状
1.2 金与石英及硅酸盐矿物的作用及对浸金的影响
2 试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2.1 试验原料
2.1.1 试验用单矿物
2.1.2 金矿物及金矿石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药剂
2.4 试验、计算及分析方法
2.4.1 吸附量和吸附率的计算
2.4.2 搅拌试验方法
2.4.3 研磨试验方法
2.4.4 搅拌试验方法对比试验分析
2.4.5 金矿石的氰化助浸试验
2.4.6 等温吸附模型拟合与分析
2.4.7 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与分析
2.4.8 Materials Studio模拟分析
2.4.9 焙渣对氰化金的吸附试验
2.4.10 电化学试验
2.4.11 线性扫描伏安法
2.4.12 红外光谱分析
2.4.1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4.14 X射线衍射分析
2.4.1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3 机械作用下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与金及其氯化物的吸附
3.1 石英与金溶液中金的吸附试验
3.1.1 搅拌试验
3.1.2 研磨试验
3.1.3 洗脱试验
3.1.4 加碘与不加碘对比试验
3.2 石英与含金氯化物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3.2.1 等温吸附模型
3.2.2 搅拌作用下的等温吸附模型拟合
3.2.3 研磨作用下的等温吸附模型拟合
3.3 石英与含金氯化物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3.3.1 吸附动力学模型
3.3.2 搅拌作用下的吸附动力学拟合模型
3.3.3 研磨作用下的吸附动力学拟合模型
3.4 石英晶体的电子结构与其氯化金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3.4.1 石英晶体的电子结构模拟
3.4.2 石英(101)面与金的氯化物溶液作用的计算分析
3.5 磨矿方式对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与金和氯化金相互作用的影响
4 搅拌作用下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与An(S2O3)2 3-的作用
4.1 石英、高岭石对An(S2O3)2 3-溶液中金的吸附试验
4.1.1 石英对An(S2O3)2 3-溶液中金的吸附试验
4.1.2 高岭石对An(S2O3)2 3-溶液中金的吸附试验
4.1.3 石英与An(S2O3)2 3-反应前后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分析
4.1.4 高岭石与An(S2O3)2 3-反应前后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分析
4.2 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与An(S2O3)2 3-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4.2.1 石英与An(S2O3)2 3-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4.2.2 白云母与An(S2O3)2 3-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4.2.3 高岭石与An(S2O3)2 3-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5 焙烧作用下石英与金、氰化金的作用
5.1 含金样品焙烧—氰化浸出试验
5.1.1 含金焙渣的氰化浸出试验
5.1.2 焙烧对石英与金相互作用的活化规律
5.2 焙渣与氰化金的吸附
5.2.1 焙渣与氰化金的吸附试验
5.2.2 焙渣与氰化金的相互作用规律
5.3 石英与金相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5.3.1 石英晶体的优化
5.3.2 Au与石英(101)面作用的计算分析
6 石英及硅酸盐矿物对氰化浸金的影响及助浸
6.1 活性硅对金溶解过程的电化学行为
6.1.1 常规氰化浸金体系电化学行为
6.1.2 石英及硅酸盐矿物的粒级对氰化浸金电化学的影响
6.1.3 石英及硅酸盐矿物的粒级对氰化浸金吸附率的影响
6.1.4 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体系下氰化浸金产物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6.1.5 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与氰化浸金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6.2 机械活化下金与石英及硅酸盐矿物的相互作用及助浸机理
6.2.1 氰化溶解条件对金浸出效果的影响
6.2.2 石英及硅酸盐矿物对氰化浸金效果的影响及助浸机理
6.3 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与金或金氯化物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6.3.1 石英与金或金氯化物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6.3.2 钠长石与金或金氯化物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6.3.3 白云母与金或金氯化物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6.3.4 高岭石与金或金氯化物作用的量子力学模拟
6.3.5 助浸剂的作用机理
6.4 金矿石氰化浸出的助浸研究
6.4.1 氧化型金矿石的助浸技术
6.4.2 硫化型金矿石的助浸技术
6.4.3 含碳金矿石的助浸技术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