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学生自治团体的萌生与合法化(1862—1918)
第一节 新学堂中学生会社组织的萌生
第二节 从学界革命化到学生团体的合法化
第三章 学生自治会的自由化与改造设想(1919—1927)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与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第二节 学生自治会与校园生活参与
第三节 学校市与学生自治会改造的理论设计
第四章 学生自治会的制度化与日常状态(1928—1936)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宗旨的形成及其对学生自治会的影响
第二节 政府规训下的学生自治会
第三节 制度化时代学生自治会的日常状态
第五章 学生自治会的战时化与启蒙救亡品性(1937—1945)
第一节 战时高等教育政策的确立
第二节 抗战时期大学学生自治会活动的双重取向
第三节 “两化”方针的内在逻辑及其转向
第六章 学生自治会的进步化与第二条战线(1946—1949)
第一节 学生自治会与民主运动
第二节 学运背景下的政府治理
第三节 民主运动下的学生服务创新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自治会
第七章 中国近代大学学生自治会的历史演进特征
第一节 教育性与政治性的双重变奏
第二节 自治与他治的相互博弈
第三节 民主性与民族性的相互交织
第四节 反思与革新的协同并进
第八章 结语:作为大学合作者的学生自治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