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框架
1.1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框架理论基础心水
1.1.1 遗产价值研究转型的阐发
1.1.2 城市历史景观理论的借鉴
1.1.3 遗产价值体系实践的思辨
1.2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认知语境的组成
1.2.1 地域环境
1.2.2 时空层积
1.2.3 系统关联
1.3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认知维度的建构
1.3.1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体系
1.3.2 本体价值
1.3.3 衍生价值
1.3.4 工具价值
1.4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特征辨识路径的明晰
1.4.1 价值特征的辨识起点
1.4.2 价值-特征-要素的逻辑关系
1.4.3 价值特征的认定过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形成及特征
2.1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的地域环境应答
2.1.1 对自然地理的因地制宜
2.1.2 对社会历史的顺应变通
2.1.3 对人文信仰的集中体现
2.2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的时空层积梳理
2.2.1 潮汕祠庙建筑的历时性演进
2.2.2 潮汕祠庙类型及分布
2.2.3 潮汕祠庙建筑层积特征
2.3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的多尺度系统关联解析
2.3.1 神镇之境中的祠庙系统结构
2.3.2 潮汕祠庙的多重空间身份
2.3.3 潮汕祠庙的景观锚固
2.4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特征的深化阚释
2.4.1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价值特征辨析
2.4.2 本体价值特征——地方历史的空间见证
2.4.3 衍生价值特征——地方文化的空间叙事
2.4.4 工具价值特征——地方社会的空间协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的本体价值
3.1 潮汕祠庙空间形态
3.1.1 巧于意象的选址与布局
3.1.2 凸显威严的形制与构成
3.1.3 谨守秩序的组群与序列
3.2 潮汕祠庙空间构造
3.2.1 建筑材性差异化应用
3.2.2 石木构架理性平衡
3.2.3 构造细部样态多元
3.3 潮汕祠庙空间装饰
3.3.1 祠庙装饰的形式表征
3.3.2 祠庙装饰的建造表达
3.3.3 祠庙装饰的空间表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的衍生价值
4.1 祠庙空间的信仰文化
4.1.1 唯灵是信的信仰文化特征
4.1.2 祠庙空间的信仰文化内涵
4.1.3 祠庙空间对多元信仰文化的承载
4.2 祠庙空间的民俗文化展演
4.2.1 世俗生活中节庆礼俗的回转
4.2.2 祭祀礼仪与祠庙空间的因应
4.2.3 游神赛会的空间叙事
4.3 祠庙空间的记忆之场
4.3.1 祠庙空间中的情感体验
4.3.2 祠庙空间主导日常互动
4.3.3 祠庙空间达成地方性认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的工具价值
5.1 地方社区的整合
5.1.1 祠庙的社区边界界定
5.1.2 祠庙的社区空间整合
5.1.3 新型社区空间的境域延续
5.2 地方秩序的维护
5.2.1 祠庙有利于地方社区管理
5.2.2 祠庙有助于强化地方身份确认
5.2.3 祠庙辅助村社秩序的维系
5.3 地方伦理的教化
5.3.1 扶植纲纪
5.3.2 抚我群黎
5.3.3 良风美俗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潮汕祠庙建筑遗产资料图照表示例
附录2 潮汕地区祠庙建筑遗产范例
附录3 与潮汕祠庙建筑遗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例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