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关联--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测度模型与建构机理/城市设计研究数字智能城市研究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610567
  • 作      者:
    作者:邵典//杨俊宴|责编:丁丁|总主编:杨俊宴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城市形态的复杂性是近年来兴起的热点话题,研究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测度方法与建构机理,对于挖掘城市形态的形成机理、探索城市形态与经济社会等非物质因素的内在关联、优化城市形态结构与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建筑体量为构成要素的城市形态复杂性研究为切入点,基于逐层剖析和递进式分析挖掘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城市形态的抽象、降维及归一化等方式建构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模型,进而以南京中心城区为例进一步探讨其城市形态复杂性的特征规律、与空间要素的内在关联机理,并由此提出城市形态复杂性的原型模式。 本书旨在突破传统“唯非线性论”的复杂性研究方式,在确保城市形态复杂性的研究与测度符合其非线性特征的同时保证研究和测度结果的可解释性。同时,挖掘小尺度空间下城市空间要素对于城市形态变化的作用机理,厘清城市形态复杂性的强弱变化规律、衍化逻辑及模式构成,为城市空间的高品质、精细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1 绪论
1.1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研究背景
1.1.1 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
1.1.2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研究价值及瓶颈
1.1.3 城市形态复杂性研究的机遇与新趋势
1.2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内涵及概念释义
1.2.1 复杂性的内涵
1.2.2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概念释义
1.3 国内外城市形态复杂性的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小结
1.4 基本恩路与研究方法
1.4.1 基本恩路
1.4.2 研究方法
2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测度意义、特征及依据
2.1 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的意义
2.2 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的技术特征
2.2.1 多尺度特征:重宏观轻微观
2.2.2 非线性特征:易模拟难解释
2.3 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的主、客观方法及差异
2.3.1 主观+客观:复杂性研究的两条主要脉络
2.3.2 主、客观认知差异
2.3.3 主、客观研究特征
2.4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测度依据
2.4.1 城市形态特征的可量化
2.4.2 城市形态量纲的可统一
2.4.3 城市形态复杂性构成要素的可解释
3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构成及其机理剖析
3.1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构成
3.1.1 城市形态复杂性研究的尺度及其构成
3.1.2 复杂性构成的主客观差异
3.1.3 客观视角下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构成
3.2 城市形态复杂性构成的内部机理
3.2.1 建筑个体数量及特征的差异不影响复杂性
3.2.2 复杂性本质为建筑空间关系的复杂性
3.2.3 四种建筑空间关系对复杂性影响的等权重
3.2.4 同种建筑空间关系内部存在数值差异
3.2.5 建筑空间关系的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决定复杂性
4 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的逻辑框架与模型建构
4.1 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的逻辑框架
4.2 城市形态数据处理及形态特征量化
4.2.1 城市形态数据的获取及清洗
4.2.2 城市形态特征的提取及计算
4.3 城市形态的降维、抽象及矩阵量化
4.3.1 城市形态的降维与建筑空间关系抽取
4.3.2 城市形态抽象网络的生成
4.3.3 建筑空间关系的矩阵生成
4.3.4 四阶等价矩阵的量化测度及归一化
4.4 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模型建构
4.4.1 矩阵种类与矩阵变换差异的数理关系
4.4.2 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模型及算法
4.4.3 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流程示例
5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测度
5.1 案例范围与复杂性测度
5.1.1 南京中心城区案例选取背景
5.1.2 南京中心城区研究范围及边界划定
5.1.3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结果
5.2 测度结呆的准确性验证及误差分析
5.2.1 基于主观认知的城市形态复杂性统计
5.2.2 主、客观结果的差异对此
5.2.3 主、客观结呆的差异机理
5.3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复杂性特征及关联因素
5.3.1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复杂性特征
5.3.2 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潜在空间关联因素
6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复杂性的关联机理
6.1 城市形态复杂性与空间肌理的耦合特征、模式及关联机理
6.1.1 相关性及空间耦合特征
6.1.2 复杂性差异下的空间肌理构成模式
6.1.3 复杂性与空间肌理的关联机理
6.2 城市形态复杂性与道路街区的耦合特征、模式及关联机理
6.2.1 相关性及空间耦合特征
6.2.2 复杂性差异下的道路街区构成模式
6.2.3 复杂性与道路街区的关联机理
6.3 城市形态复杂性与用地功能的耦合特征、模式及关联机理
6.3.1 相关性及空间耦合特征
6.3.2 复杂性差异下的用地功能构成模式
6.3.3 复杂性与用地功能的关联机理
6.4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复杂性的原型建构
6.4.1 原型的拓扑流程
6.4.2 原型的要素体系
6.4.3 原型的特征结构
6.4.4 原型的完型模式
6.4.5 原型的亚型模型
7 结语
7.1 城市更新设计的应用
7.2 城市用地功能自动识别的应用
7.3 人工智能城市设计的应用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附录A 南京中心城区212个空间栅格及编号
附录B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复杂性测度结呆
附录C 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复杂性问卷统计结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