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甑笼春秋——中国蒸食传统8000年
第一章 从面餈、酒溲饼到千层饼——中国蒸饼演进的三部曲
甑蒸面餐——由本土蒸餈传统而来的中国早期蒸饼
酒溲饼——公元前后稻粥与酿酒传统下的发酵型蒸饼
开花与果料——公元3世纪高门王者的顶级蒸饼
婆罗门轻高面——初唐皇帝盛宴上的胡汉蒸饼
寒食与佳品——蒸饼曾为古代祭品与礼品
饼尚千层——元明清宫廷蒸饼
第二章 从祭神剑餐桌常品——中国馒头的起源与演变
陶碗蒸馍——2800年前吐鲁番古洋海人的馒头
史影可鉴——馒头始自诸葛亮传说的源头
远有所承——民族志和考古发现的人头祭习俗与遗存
圆光高立——祭品馒头的面世与形制特点
皇家气派——宋元以降宫廷馒头的形制演变
杂色煎花——宋代都市馒头形制的江南化
礼佛僧食——五代以降的豆馅馒头
元明始载——实心馒头始于何时
瓤馅分明——古代馒头与蒸饼的区别
收口乾坤——古代馒头与包子的区别
净因始祖——中国馒头传入日本
甑炉东西——馒头与面包的讨论
第三章 牢丸·包儿——中国包子形制的演变
束皙牢丸——3世纪中国包子的初型
汉画像中似为牢丸制作的场景——牢丸可能源于面餐与跳丸炙的结合
笼上·汤中·牢九——唐宋牢丸名称之变
出尖馒头——8世纪唐代长安的包子
绿荷包子——公元10世纪五代后周都城的伏日包子
皮面趋薄,馅心多样——宋代包子、馒头同美和北方包子的江南化
寿筵包子——辽金时代包子的蒸食位置
荷莲兜子——10世纪以来另类包子的礼佛与俗食
第四章 稍麦是包子的花式版
稍麦名称首见于元代
稍麦或是从宋代包子分化而来
明代北京坊间的桃花烧卖
古法犹存的糯米烧卖
馅料出新的庐江甜烧卖
稍麦在古代曾为筵席或饭店茶肆名点
第五章 同糗饵粉餈沾亲的糕
京津冀等地的驴打滚
驴打滚与糗饵粉餈
川黔糍粑与驴打滚
马王堆黄粢食与驴打滚
第六章 黏谷为糕——中国糕的起源与类型
从饭到糕——中国糕的类型与生成条件
糕形意蕴——汉唐以来中国糕的重大变化
年年糕——明代以来新年时刻的糕被赋予吉祥的象征
太阳糕——中国远古先民祭日传统的遗响
重阳尚糕——汉唐以来重阳花糕形制的演变
第七章 面花面俑——祭祀与信仰表达的面食版
经卷儿——4—7世纪早期花卷的形制特征
枣塔仙桃——10世纪以来的寿筵标志性美点
枣泥小卷——14世纪以来宫廷与民间的花卷新品
黄河花馍——史前商周礼器器形与纹饰的面艺再现
面俑翩翩——汉唐以来远古商周塑俑传统的面艺之光
第八章 御爱窝窝——中国本土米食文化与伊斯兰甜食文化的完美结合
第九章 玉米红薯——16世纪伊始以原美洲特产为食材的中华小吃与主食
第十章 饭蕴食光——从粟稻陶器到饭食之俗
饭熟之法——中国“饭”熟制方法的历史演进
八珍之饭——盖浇饭或源出华夏先民祈农祥的地神之祭
水饭之源——中国古代粟食区一种独特的蒸饭法
乌饭青团——道家服食与地域古俗的重合
第十一章 酿皮子
第十二章 莜面蒸食
第十三章 绿豆糕美——从济世良谷中脱颖而出的夏季点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