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压电脉冲破岩机理及力学性状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7214115
  • 作      者:
    作者:饶平平//欧阳昢晧//冯伟康|责编:陈骏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汇集了笔者课题组成员近年来在高压电脉冲破岩机理及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共分为7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介绍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2章为高压电脉冲破岩机理研究,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高压电脉冲破岩全过程及其机理;第3章为高压电脉冲等离子体通道形成过程研究,构建岩石电击穿过程中等离子体通道演化模型;第4章为水下高压电脉冲放电机理与能量转换效率研究,基于气泡击穿理论,对水下高压电脉冲放电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电击穿和等离子体通道形成的微观机理,揭示水下高压电脉冲放电产生冲击波的过程;第5章为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模型研究,在高压电脉冲破岩机理和等离子体通道形成过程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技术,考虑储层宏观异构性和细观异质性,将天然裂缝引入理论和几何建模中,进一步模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力学性状演化规律;第6章为高压电脉冲-机械联合破岩力学性状研究,开发一种高压电脉冲-机械联合破岩模型;第7章为结论,对全书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压电脉冲破岩机理
1.2.2 高压电脉冲破岩与传统破岩技术结合
1.3 本书研究内容
1.4 高压电脉冲破岩机理及力学性状研究技术路线
2 高压电脉冲破岩机理研究
2.1 高压电脉冲破岩解析模型
2.1.1 高压电脉冲等效电路
2.1.2 等离子体通道力学模型
2.1.3 岩石电破碎力学损伤过程分析
2.2 高压电脉冲破岩数值模型
2.2.1 岩石应力场控制方程和损伤模型
2.2.2 数值模型建立
2.3 高压电脉冲破岩模型验证
2.4 模型结果分析
2.4.1 高压电脉冲破岩过程分析
2.4.2 花岗岩异质性对岩石破碎的影响规律
2.4.3 高压电脉冲破岩机理分析
2.5 本章结论
3 高压电脉冲等离子体通道形成过程研究
3.1 等离子体通道演化模型
3.1.1 通道电流模型
3.1.2 电导率变化模型
3.1.3 通道能量模型
3.2 高压电脉冲等离子体通道数值模型构建
3.2.1 基本假设
3.2.2 几何模型
3.2.3 模型验证
3.2.4 结果与讨论
3.3 影响因素分析
3.3.1 脉冲波形对等离子体通道形成影响
3.3.2 电极间距对等离子体通道形成影响
3.3.3 矿物颗粒对等离子体通道形成影响
3.4 本章结论
4 水下高压脉冲放电机理与能量转换效率研究
4.1 水下高压脉冲放电冲击波形成机理
4.2 能量转换效率模型建立
4.2.1 水下高压脉冲放电能量转换过程
4.2.2 等离子体通道动力学方程与能量转换效率
4.2.3 模型验证
4.2.4 结果分析
4.3 能量转换效率参数分析
4.3.1 击穿电压影响分析
4.3.2 回路电感影响分析
4.3.3 电容量影响分析
4.4 本章结论
5 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模型研究
5.1 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的数学模型
5.1.1 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概念模型
5.1.2 应力场控制方程
5.1.3 渗流场控制方程
5.2 模型设置和求解流程
5.2.1 控制方程数值实施
5.2.2 几何模型和求解流程
5.3 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模型验证
5.3.1 单轴压缩和含预裂缝的单轴压缩模拟
5.3.2 高压电脉冲数值试验模拟
5.3.3 水力压裂数值试验模拟
5.4 模型结果分析
5.4.1 高压电脉冲破岩及其水力学参数演化模拟
5.4.2 高压电脉冲后水力压裂破岩模拟
5.4.3 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机理分析
5.5 考虑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压电脉冲-水力压裂联合破岩
5.5.1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联合破岩概念模型
5.5.2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联合破岩数学模型
5.5.3 考虑拉伸-剪切混合损伤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5.5.4 模型建立
5.6 模型结果分析
5.6.1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压电脉冲破岩
5.6.2 复杂地质条件下有无高压电脉冲的水力压裂破岩规律
5.7 考虑天然裂缝的注水压裂模型分析
5.8 本章结论
6 高压电脉冲-机械联合破岩力学性状研究
6.1 高压电脉冲-机械联合破岩技术构想
6.2 高压电脉冲-机械联合破岩数学模型
6.2.1 联合破岩应力过程分析
6.2.2 岩石损伤模型
6.3 联合破岩模型设置
6.3.1 基本假设
6.3.2 几何模型
6.3.3 模型验证
6.4 高压电脉冲-机械联合破岩过程模拟
6.5 影响因素分析
6.5.1 电极电压对联合破岩影响
6.5.2 脉冲上升时间对联合破岩影响
6.5.3 高压电脉冲和机械作用顺序对联合破岩影响
6.6 本章结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