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3D-VSP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1735582
  • 作      者:
    作者:刘明洋|责编:项阳
  • 出 版 社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三维垂直地震剖面(three-dimensional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3D-VSP)多波资料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本书对3D-VSP勘探技术进行详述,并通过该技术结合岩石及岩石物性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合地震剖面及测井资料进行子波提取、地震记录合成、剖面压缩、层位的对比与标定,以及用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AVO) 技术对地区弹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取得了较好的解释成果。本书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3D-VSP视角出发,对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进行归纳与梳理,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参考。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波多分量勘探与单一纵波勘探相比,能提供的地震属性信息将会成倍增加,并能衍生出各种组合参数。 (2)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VSP)比常规地震剖面有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大的穿透深度,VSP便于通过井孔进行三分量观测。 (3)VSP不仅可分别利用上行波和下行波,而且可利用纵波、转换波和首波等多种类型的波;与陆上勘探资料结合,可减少地震反演的多解性等。 本书针对3D-VSP多波资料的特殊性,研究了一系列叠前处理方法和解释方法,建立了叠前处理流程,满足了3D-VSP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的需要。同时在3D-VSP多波动校正道集的基础上,实现了3D-VSP多波叠前参数反演,可直接获得地层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参数,为储层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发展现状
1.2.2 3 D-VSP技术发展现状
1.2.3 地震储层属性解释现状
1.3 本书研究目标及撰写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撰写思路
第2章 VSP勘探方法及基础
2.1 VSP勘探方法基本特征
2.1.13 D-VSP勘探技术发展简介
2.1.2 3D-VSP波场分离技术
2.2 VSP勘探方法基本原理
2.2.1 VSP主要地震波
2.2.2 VSP主流观测方法
第3章 VSP三分量检波器定向方法
3.1 直井VSP三分量检波器定向方法及原理
3.2 斜井VSP三分量检波器定向方法及原理
3.2.1 初始三分量c1,c2,c3转换到u,u2,U直角坐标系
3.2.2 U,U2,u与直角坐标x,y,z的关系
3.2.3 定向后三分量c1,c2,c3与x,y,z的坐标关系
第4章 VSP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
4.1 VSP速度参数求取方法
4.1.1 VSP下行波求取纵波层速度
4.1.2 VSP数据横波速度求取方法
4.2 VSP纵波速度分析及动校正原理
4.2.1 水平介质VSP中P-P波时距曲线方程
4.2.2 P-P波反射点计算与动校正原理
4.3 VSP转换波速度分析及动校正原理
4.3.1 水平介质VSP中P-SV波时距曲线方程
4.3.2 P-SV波反射点计算及其动校正原理
第5章 T-p域波场分离
5.1 T-p域滤波法波场分离研究
5.1.1 T-p变换基本原理
5.1.2 T-p变换参数的选择
5.2 T-p变换法波场分离
5.2.1 T-p变换法波场分离步骤
5.2.2 ァ-p变换法上下行波场分离
5.2.3 T-p变换法纵横波场分离
5.3 T-p变换与偏振分析相结合法波场分离
5.3.1 T-p变换与偏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原理
5.3.2 T-p变换与偏振分析相结合法波场分离
5.3 斜井VSP三分量实际资料处理
5.3.1 第21528炮VSP三分量地震记录处理
5.3.2 第21584炮VSP三分量地震记录处理
第6章 3D-VSP射线正演理论及方法
6.1 射线正演的基本方程
6.1.1 射线级数
6.1.2 基本方程组
6.2 程函方程与旅行时r(S)
6.2.1 程函方程
6.2.2 计算旅行时ヶ
6.3 两点射线追踪法简介
6.3.1 VSP试射线追踪方法简介
6.3.2 VSP逐步迭代射线追踪方法
6.4 反射系数与人射角间关系
第7章 多波解释基础与工区概况
7.1 岩石物理学基础
7.1.1 岩石物理中地震波速分析
7.1.2 岩石物理参数之间的联系
7.1.3 岩石物理参数与储层关系
7.2 岩石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分析
7.3 歧口18-2油田地质概况简介
7.4 歧口18-2油田沉积相与储层特征
第8章 多波多分量合成地震记录
8.1 测井资料处理及解释
8.2 地震子波提取方法
8.2.1 子波相位分解原理
8.2.2 子波提取主要步骤
8.2.3 实际子波提取处理
8.3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8.3.1 数据深时转换
8.3.2 求取反射系数
8.3.3 人工合成记录
8.3.4 转换波合成记录
第9章 多波多分量层位对比与标定
9.1 连井剖面对比
9.2 转换波剖面压缩
9.3 层位对比与标定
第10章 歧口18-2油田储层预测
10.1 地震频谱分析基础
10.2 振幅比与频率比预测
10.2.1 地震资料振幅比与频率比
10.2.2 资料处理及其异常预测
10.3 AVO分析方法简介
10.4 AVO属性储层预测
10.4.1 含气砂岩的AVO特性
10.4.2 多参数岩性储层预测
10.5 结论与建议
10.5.1 3D-VSP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主要结论
10.5.23 D-VSP多波资料处理及解释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