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杜怀棠带教问答录--贯通古今解析内科杂病/名老中医带教问答录系列/大医传承文库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290319
  • 作      者:
    编者:杜怀棠//王成祥//李雁|责编:徐珊|总主编:谷晓红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杜怀棠教授师承秦伯未教授、董建华院士,精诚从医50余年,博爱勤勉。在诊疗外感热病方面,倡导“寒温统一”学说,协助董老完善“三期二十一候”证治纲领,制定风温肺热病六大治疗法则:通宣理肺、清热解毒、通腑降浊、和解平调、祛邪不忘扶正、重视病后调治,强调驱邪务使邪有出路,扶正贵在不恋邪。在诊疗内伤杂病方面,强调“百病皆生于气”,治疗肺系病注重“调气活血兼化痰,明察宿疾知规律”;治疗脾胃病则“分辨气血用和法,重视脏腑间关系”,提出“胃病三期辨治”理论;治疗心脑病,多“益气养阴通血脉,补虚培元固根本”;治疗肝胆病则“疏肝利胆调气机,清利解毒兼化瘀”;治疗肾病常“多管齐下调水道,益气滋阴兼活血”,贯穿“畅达气机”“调理中焦”“善用和解”“审机论治”等学术思想。 本书的撰写风格亦有归醇纠偏之意,以“内科正录”和“杂病汇考”分别记载杜怀棠教授擅长的内科系统疾病及其他杂病。“虔聆闳论”“医理渊薮”,则再现门下弟子抠衣谒见,亲炙谆诲的场景。全书展现了杜怀棠教授临床经验和中医哲学思考。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本书虽非全豹之观,从中亦可见一斑,希望读者可循迹论微,有所收获。
展开
目录
上篇 临证传承实践
第一章 内科正录
第一节 调和营卫化痰湿
第二节 疏肝润燥止干咳
第三节 调畅金木理气机
第四节 桂枝汤类解寒喘
第五节 调和肝脾治虚喘
第六节 利肺降气定哮喘
第七节 疏肝开滞消痞气
第八节 调理气机散郁热
第九节 寒热补泻化痞滞
第十节 健脾温肾止虚泻
第十一节 温肾滋阴调便秘
第十二节 清热燥湿平胃痛
第十三节 辛开苦降和胃脘
第十四节 养阴调平顺胃气
第十五节 疏肝和胃解胃痛
第十六节 行气解郁消胃痛
第十七节 甘温建中止胃痛
第十八节 气血同治平心悸
第十九节 清化痰热安心绪
第二十节 平肝潜阳抑头晕
第二十一节 和解通降眩晕痊
第二十二节 疏肝运脾疗掉眩
第二十三节 温阳行水开癃闭
第二章 杂病汇考
第一节 补血祛瘀清痤疮
第二节 疏肝祛风散痤疮
第三节 疏肝解郁消乳癖
第四节 理气健脾止乳痛
第五节 疏肝调经缓经痛
第六节 疏肝活血除火丹
第七节 补气养阴畅情志
第八节 疏肝化痰静耳鸣
第九节 调和营卫蠲不寐
第十节 培中通阳宣寒痹
第十一节 补肝益肾温寒痹
第十二节 清利湿热减腰痛
第十三节 益气养阴理溏结
第十四节 滋阴解郁清内热
下篇 师徒问答实录
第三章 虔聆闳论
第一节 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
第二节 喘证的脏腑论治
第三节 肺胀的治疗经验
第四节 哮喘病的用药特点
第五节 胃痛初期的辨证论治
第六节 胃痞的辨证论治
第七节 眩晕的中西医治疗
第八节 癃闭的治疗
第九节 郁热的辨证论治
第十节 大肠癌的临床治疗
第十一节 肢体经络病常用方剂
第十二节 痹证的辨证论治
第十三节 耳鸣的辨证论治
第十四节 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第十五节 带状疱疹的辨证论治
第十六节 乳癖的辨证论治
第十七节 痤疮的辨证论治
第十八节 顽固性失眠的辨证论治
第四章 医理渊薮
第一节 逍遥散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小柴胡汤治疗咳嗽的经验体会
第三节 “和”的学术思想
第四节 建中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调理脾胃之法
第六节 从气论治诸病
第七节 下法在治疗便秘中的应用
第八节 苓桂剂的应用
第九节 柴胡陷胸汤的基本用法
第十节 柴胡陷胸汤的临床应用
第十一节 寒温统一之“三期二十一候”
第十二节 秦伯未先生调气法的临床应用
第十三节 建中汤类方的应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