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叠加自然维度(代序)——声音景观研究引导的学术范式转型
1 生态音乐学(总论)
第一部分 生态音乐学方向
导读
2 音乐表演中的生态学:趋于稳健的方法论
3 生态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与声音景观生态学:科学与音乐对声音研究的回应
4 “无树——无叶”:将弹性理论运用至桉树衍生的音乐传统中
5 为何是梭罗?
第二部分 田野工作方向
导读
6 南美洲低地的自然物种、声音和人类:基桑德人/苏雅人、他们的世界以及他们音乐体验的本质
7 人类的和非人类的鸟:墨西哥西北部土著的事乐与感知生态学
8 材料是关键:迈向乐器制造的政治生态学
9 “保持真实”:事乐与团结,霍恩比岛的氛围
10 晚期苏联关于自然的论述以及自然本身:音乐本真、本土信仰以及切尔诺贝利事件后的“文化生态”
第三部分 批判的方向
导读
11 生态音乐学中的批判理论
12 自然与文化、噪音与音乐:感知和行动
13 听觉的权利和早期环境伦理:探索战后的声音景观
14 音乐、电视广告与全球能源产业的绿色定位
15 流行音乐生态:墨西哥音乐的启发
第四部分 文本的方向
导读
16 生态批评与英格兰传统民问音乐
17 农民声音与旅者视角:在吕克·费拉里《为春景而作的小交响曲》中聆听风景
18 用技术协调自然与音乐:玛吉·佩恩和劳丽·斯皮格尔作品中的生态学反思
19 音乐行动,政治声音:莉比·拉森与作曲家意识
20 新方向:生态想象、声音景观以及意大利歌剧
关键词词汇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