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精)/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丛书
0.00     定价 ¥ 1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625188
  • 作      者:
    作者:段兴平//何炜//汪志林|责编:邹静|总主编:汪志林//何炜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引水发电系统布置、建设管理、施工规划与布置、洞室群开挖与支护、混凝土工程、价值与未来。本书反映了在高地应力、硬脆玄武岩、长大错动带等复杂地质环境下,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在勘测设计、施工规划、施工装备、工程技术、建设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创新突破与工程实践成果。本书对复杂地质条件巨型洞室群开挖、引水发电系统混凝土施工等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行业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等阅读、使用。
展开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概况
1.1.1 白鹤滩水电站概况
1.1.2 地下厂房工程概况
1.2 地下厂房建设发展历程及现状
1.2.1 国外地下厂房建设情况
1.2.2 我国地下厂房发展历程
1.2.3 我国地下厂房建设技术发展
1.3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技术进展
1.3.1 关键技术难题
1.3.2 重大举措
1.3.3 技术发展与创新
第2章 引水发电系统布置
2.1 工程地质条件
2.1.1 基本地质情况
2.1.2 地质特性分析
2.1.3 地质条件对地下厂房布置的影响分析
2.2 布置方案的研究与选择
2.2.1 布置方案比选背景
2.2.2 厂房开发方式
2.2.3 厂房的位置和轴线方向
2.2.4 尾水调压室的结构
2.2.5 尾水管检修闸门室布置
2.2.6 尾水隧洞布置
2.2.7 压力管道布置
2.2.8 尾水出口布置
2.3 地下电站的布置
2.3.1 左岸地下电站的布置
2.3.2 右岸地下电站的布置
2.4 思考与借鉴
第3章 建设管理
3.1 进度管理
3.1.1 总体思路
3.1.2 精心制定工期总规划
3.1.3 周密部署各项准备工作
3.1.4 把控工程关键线路进度
3.1.5 新装备新技术提高工效
3.1.6 进度管理成效
3.2 质量管理
3.2.1 建立精品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
3.2.2 推行标准化施工工艺
3.2.3 把控地下工程施工质量要点
3.2.4 防范质量风险的主要措施
3.2.5 质量管理成效
3.3 安全管理
3.3.1 辨识地下工程施工风险
3.3.2 制订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
3.3.3 采用先进的施工装备
3.3.4 安全风险的预警和预控
3.3.5 持续开展隐患排查与治理
3.3.6 创新地下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3.3.7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
3.3.8 安全管理成效
3.4 技术管理
3.4.1 重大工程技术问题超前研究
3.4.2 重大施工方案建设管理单位牵头
3.4.3 围岩稳定反馈分析
3.4.4 技术管理成效
3.5 环境管理
3.5.1 高效通风散烟系统
3.5.2 洞挖料的回采利用
3.5.3 推广应用LNG动力工程车
3.5.4 环境管理成效
3.6 思考与借鉴
第4章 施工规划与布置
4.1 进度规划与实施
4.1.1 工程施工分期规划
4.1.2 地下厂房工程开工前的准备
4.1.3 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总进度规划要点
4.1.4 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的统筹与协调
4.1.5 小结
4.2 施工通道布置
4.2.1 施工通道布置的原则
4.2.2 引水隧洞的施工通道
4.2.3 尾水系统的施工通道
4.2.4 四大洞室的施工通道
4.2.5 小结
4.3 通排风系统布置
4.3.1 通风规划
4.3.2 通风标准的制定与需风量计算
4.3.3 风机的选型与布置
4.3.4 通风系统的安装与运行
4.3.5 通风效果的测试
4.3.6 小结
4.4 风水电供应与排水布置
4.4.1 布置原则
4.4.2 供风、供水与供电布置
4.4.3 施工期排水系统布置
4.4.4 “四节-环保”措施
4.5 附属企业与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布置
4.5.1 附属企业布置
4.5.2 施工期通信系统布置
4.5.3 工业监控系统布置
4.6 思考与借鉴
第5章 洞室群开挖与支护
5.1 围岩的力学特性
5.1.1 玄武岩的变形力学特性
5.1.2 玄武岩的松弛破坏特性
5.1.3 长大错动带的变形特性
5.1.4 洞室群的时空变形破坏特性
5.2 关键方案比选和施工程序规划
5.2.1 厂房大跨度顶拱开挖方案比选
5.2.2 厂房高边墙分层分区开挖方案比选
5.2.3 系统支护方案比选
5.2.4 洞室群的开挖方案比选
5.3 洞室群开挖与支护方案
5.3.1 洞室群施工的总体原则
5.3.2 复杂地质条件洞室群施工原则
5.3.3 施工程序
5.3.4 地下厂房开挖
5.3.5 坚井开挖
5.3.6 尾水调压室穹顶开挖
5.4 洞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技术
5.4.1 超前预控制
5.4.2 精细化爆破
5.4.3 快速锚喷支护
5.5 洞室群围岩稳定反馈分析
5.5.1 动态反馈分析方法
5.5.2 反馈分析工作成果
5.6 洞室群开挖期安全监测
5.6.1 安全监测设计
5.6.2 监测仪器布置与资料整编
5.6.3 围岩监测反馈与不利响应处置
5.7 洞室群的围岩稳定评价
5.7.1 左岸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复核
5.7.2 右岸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复核
5.7.3 地下电站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
5.8 尾水出口围堰群爆破拆除
5.8.1 围堰拆除方案
5.8.2 经济围堰稳定性分析
5.8.3 水下爆破飞石抛掷距离研究
5.8.4 爆破参数及起爆网路
5.8.5 爆破振动安全校核
5.8.6 爆破块度控制及预测
5.8.7 安全防护及振动监测
5.8.8 爆破效果评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