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多高层钢结构(精)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2294466
  • 作      者:
    编者:张艳霞//张爱林|责编:刘瑞霞//梁瀛元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结构及其减震体系,依据典型节点、平面框架、空间框架性能研究、整体结构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共分为8章内容。第1章绪论概述了国内外可恢复功能钢结构体系的研究背景与现状;第2章介绍了自复位梁柱节点,对其开展了拟静力试验、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其抗震性能;第3章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的性能研究工作,包括不同类型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的拟动力试验研究;第4章介绍了适用于大跨度多高层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结构的减震体系及其试验研究工作,包括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中间柱型阻尼器结构及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开缝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第5章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两层两跨空间钢框架在拟动力和静力试验下的抗震性能;第6章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的性能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第7章介绍了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结构的性能化设计理论和性能化设计方法,并通过结构算例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第8章介绍了适用于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的隔震楼盖系统及其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工作。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本书内容
第2章 装配式预应力自复位梁柱节点性能研究
2.1 自复位梁柱节点基本构造及安装
2.2 自复位梁柱节点试验研究
2.2.1 十字形自复位梁柱节点试验设计
2.2.2 对应于生命安全水准梁柱节点的试验结果分析
2.2.3 对应于防倒塌水准梁柱节点的试验结果分析
2.3 自复位梁柱节点的滞回曲线理论模型
2.4 自复位梁柱节点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对比
2.4.1 自复位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2 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现象对比
2.4.3 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塑性应变对比
2.4.4 有限元和试验荷载-位移滞回性能对比
2.4.5 节点开口处有限元、试验及理论弯矩-转角滞回性能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性能研究
3.1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拟动力试验
3.1.1 原型结构和试验模型
3.1.2 材性性能
3.1.3 试验方案
3.1.4 试验结果分析
3.2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体系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
3.2.1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体系理论分析
3.2.2 试验结果验证
3.3 两种不同梁柱连接的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试验对比研究
3.3.1 预应力全螺栓装配钢框架结构构造
3.3.2 试验:模型
3.3.3 材性性能
3.3.4 试验方案
3.3.5 拟动力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平面钢框架减震体系性能研究
4.1 RPPSF平面钢框架不同减震体系拟动力试验对比研究
4.1.1 试验:模型
4.1.2 材料I生能
4.1.3 模型安装过程
4.1.4 加载方案
4.1.5 测点布置
4.1.6 拟动力试验对比结果分析
4.2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中间柱型阻尼器减震体系理论分析
4.2.1 力学简化模型
4.2.2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平面钢框架-中间柱型阻尼器力-位移曲线分析
4.2.3 中间柱型阻尼器细节设计及保证条件
4.3 双层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中间柱型阻尼器试验研究
4.3.1 试验模型
4.3.2 材性性能
4.3.3 试验方案
4.3.4 拟动力试验结果分析
4.3.5 拟静力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4.4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开缝钢板剪力墙性能研究
4.4.1 结构构造及试件设计
4.4.2 试验方案
4.4.3 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空间钢框架性能研究
5.1 预应力装配式空间钢框架结构设计
5.1.1 原型结构设计
5.1.2 模型主体结构设计
5.1.3 新型次梁构造设计
5.2 预应力装配式空间钢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
5.2.1 拟动力试验设计
5.2.2 拟动力试验结果分析
5.3 预应力装配式空间钢框架拟静力试验研究
5.3.1 拟静力试验设计
5.3.2 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5.3.3 楼板作用对预应力装配式空间钢框架的影响
5.4 考虑楼板效应预应力装配式空间钢框架节点弯矩-转角理论模型
5.4.1 楼板惯性力
5.4.2 索力增量△T和传力梁附加力fcb i
5.4.3 理论滞回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整体结构动力性能分析
6.1 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
6.1.1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6.1.2 参数定义
6.1.3 梁柱节点双旗帜滞回模型的实现
6.1.4 中间柱摩擦阻尼器滞回性能的实现
6.1.5 刚接和铰接节点的定义
6.1.6 边界条件与荷载施加
6.1.7 分析步与求解器选择
6.2 可恢复功能钢框架结构设计算例及动力时程分析
6.2.1 结构模态分析对比
6.2.2 时程分析地震波的选取
6.2.3 动力时程结果分析
6.3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中间柱型阻尼器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6.3.1 结构模态分析对比
6.3.2 时程分析地震波的选取
6.3.3 动力时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体系性能化设计
7.1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性能化设计内容
7.1.1 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性能化设计目标
7.1.2 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性能化设计准则
7.1.3 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响应估算
7.1.4 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结构设计流程
7.2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性能化设计实例
7.2.1 性能化设计结果
7.2.2 设计实例分析结果
7.3 可恢复功能预应力钢框架-中间柱型阻尼器体系性能化设计内容
7.3.1 预应力中间柱钢框架体系性能化设计目标
7.3.2 中间柱型阻尼器减小地震反应的原理
7.3.3 预应力中间柱型阻尼器钢框架的力学原理和性能曲线
7.3.4 预应力中间柱钢框架多质点体系设计方法
7.3.5 预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