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编
第一章 舫斋载笔:清史馆文人群体的形成
一、清史馆之议设
二、清史馆馆长之延聘
三、初期馆务运转
四、纂修及职员之选任
第二章 隐成文派:清史馆的人事结构
一、赵尔巽主导下的人员聘任
二、所聘多出甲科
三、“僚友旧谊”
四、各有所尚,隐成文派
第三章 铅椠暂了:清史纂修的分期与分工
一、修史三期
二、列传的纂修
三、乡贤及戚友人传
四、纪志表分工及衍生著述
第四章 想象与书写:围绕史例的讨论之一
一、民初清史撰述
二、正史传统与新史想象:以晏开甲、梁启超、于式枚为例
附:梁启超《清史商例》与于式枚按语对照表
三、“内”与“外”;史例观的冲突
第五章 变局与创例:围绕史例的讨论之二
一、史例商讨概况
二、清史作为“变局”
三、纪、传体例商讨
四、志、表体例商讨
第六章 历史与价值:《清史稿》中的话语叠加
一、作为官方话语的“卦臂疗亲”
二、忠孝节义与“道德的型”
三、道德言说与历史见证
四、存真、讳饰与话语叠加
第七章 前臣入史:清史馆同人与“纯忠”之辨
一、明史》中记载的李振声
二、李振声与《表忠录》
三、引决、速死与纯忠
四、史实之上的道德关切
第八章 满洲四君:旗人与《清史稿》之编纂
一、“今人对于清朝,每每视为异族”
二、瓜尔佳氏金梁及其满洲记忆
三、清史馆内的满汉分野
四、五族共和与“异视”之墙
第二编
第一章 《清史稿》对辛亥革命的记载
一“反民国”与禁售案
二、《清史稿》中的辛亥革命
三、革命史事之取舍及其原因
第二章 清史馆同人与辛亥鼎革
一、辛亥革命对清史馆同人的影响
二、进退抉择之纷扰
三、“晚节”难题
四、来自社会舆论的道德评说
第三章 清史馆同人与现代中国
一、桐城派的“败退”
二、《采风录》的兴起
三、从介人到淡出:光宣文人的社会角色
四、新旧之间:缓进与激进的代谢
第四章 清史馆内外的文学生活
一、组建或参与诗社
二、同人发起的小范围雅集
三、征题、刻诗
四、书信谈艺论诗
第五章 闵乱伤时:清史馆同人诗中的兴亡之思
一、登临咏歌:“托深心于素毫”
二、袁励准、吴广霈:最是伤心“劫后吟”
三、颓唐病笔:“有叹惋无诋麒”
第六章 诗与世代:光宣文人与民初诗坛
一、光宜文人及其“返回去的倾向”
二、光宜、南社与新诗界的三峰并峙
三、金还与胡适:新旧诗人的酬唱交游
第七章 德音不乖:光宣文人诗中的外患与家国
一、“太息寇莱公”:许承尧的感事诗
二、“夹道陈旌旗”“真见神州沦”之忧虑
三、忧于外患,归于德音
第八章 清史馆同人之经学:以马其昶治《易》为例
一、重定周易费氏学》对虞翻《易》注的征引
二、虞费之间:从兑卦看马其昶与虞翻之不同
三、引虞入费:马其昶对虞翻《易》说的创造性借鉴
四、马其昶《易》说中的虞费关系以及桐城传统
第三编
第一章 稿本与刊本:《宣统本纪》措辞调整
一、清史稿·宣统本纪》爽良稿本纂修概况
二、爽良稿本与正式刊本的重要差异
三、稿本与刊本差异分析
第二章 《德宗本纪》外交史事之记载
一、德宗本纪》外事记载之史源
二、《德宗本纪》中英交涉史事记载特点
三、“当书之例”:使臣任职之记载
四、互见与改人:纪、传、志、表之呼应
第三章 体例与个案——涉藏史事纂修考之一
一、藏事人史简况之一:纪、表
二、藏事人史简况之二:列传、志
三、涉藏史事之编纂体例
四、刊本与稿本比较:以瞻对史事为例
第四章 《德宗本纪》藏事删改——涉藏史事纂修考之二
一、瑞淘共人
二、“瑞河初稿”与“终订底稿”
三、沙藏史事之斟西删减
四、史信同人之族群身份与藏事观
第五章 《艺文志》编纂与争议
一、《长编》初成:从吴士鉴到章钰
二、版本纷争:朱师辙与金梁
三、学界评说:《艺文志》面世之后
四、修订与增补:以《易》类文献为例
第六章 夏孙桐与《循吏传》之编纂
一、循吏传》体例及人传标准
二、清史列传。循吏传》与《清史稿·循吏传》比较
三、从夏孙桐《循吏传》稿本看编纂过程
四、循吏传》中的文苑、儒林人物
第七章 谱系变迁:从《国朝文苑传》到《清史文苑传》
一、《国史文苑传》与易顺鼎《国朝文苑传》
二、《钦定国史文苑传》与光绪朝续修《文苑传》
三、谭宗浚、缪荃孙《清史文苑传稿》稿本
四、立传规格升降与人物谱系变化
第八章 《清史稿》对桐城文派的记载与评价
一、“方刘姚”与“桐城派”
二、“当嘉、道间,传古文法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