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海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99164
  • 作      者:
    作者:胡西武|责编:任爱清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阐述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内涵,科学测量青海省碳排放量和碳汇量,绘制青海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结合实际提出青海碳达峰碳中和的应对策略和实现路径,对推进“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在阐述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借助“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集和MODIS17A3H产品NPP数据集,采用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方法及SWOT-AHP模型,计算2000-2020年青海省及各市(州)的碳排放量与固碳量,识别青海省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预测青海省未来20年碳排放演化趋势,分析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提出青海碳达峰碳中和的应对策略和实现路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挑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
二、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任务,是青海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的战略举措
三、青海省碳排放总量低、清洁能源储量大、碳汇生态资源丰富,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作出青海贡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碳达峰的相关研究
二、碳中和的相关研究
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研究
四、青海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研究
五、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重点难点
第五节 主要目标
第六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碳排放量
二、固碳量
三、碳达峰与碳中和
四、碳收支
五、碳脱钩
六、净碳效率
七、贸易隐舍碳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二、低碳经济理论o
三、生态经济理论
四、绿色效率理论
五、区城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碳排放量测算的研究方法
二、碳排放驱动因子的识别方法
三、碳排放达峰时间节点预测方法
四、碳中和的相关研究方法
五、碳达峰碳中和可行性分析方法(SWOT-AHP模型)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三章 青海省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要求
第一节 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动因
一、应对全球气侯变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二、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响应和重大努力
三、青海省绿色低碳发展的多年实践探讨与创新积累
第二节 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
一、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青海省生态报国生态立省的政治宣言
……
第四章 青海省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
第五章 青海省典型行业碳排放及影响因素
第六章 青海省碳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力——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第七章 青海省净碳效率及影响因素
第八章 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中利益主体的行为策略——以青海零碳产业园区建设为例
第九章 青海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和演化趋势
第十章 青海省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应对策略
第十一章 青海省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选择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