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主人公卡瓦列洛夫是个失意者和叛逆者,他梦想总有一天能依靠自己潜在的才华赢得荣誉,却又疑虑重重。他并不适应正在他周围建立起来的这个社会:每一个人都关心集体的努力,他却想按照自己的愿望,“作为个人”去生活。尽管他受过高深的教育,却只剩幻想、嫉妒和不满,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奥列沙的创作主题是新与旧之间的隔阂,其内里潜藏着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冲突。集体要求服从和理性,个人却坚持非理性的冲动和情感,而故事正是从此间诞生。他并不按照时代的要求写作,而是以惊人的隐喻和简练的笔触坦陈内心的疑虑与困惑。
《嫉妒》是尤里·奥列沙一战成名的作品,也是他传奇的始终。《苏维埃俄罗斯文学》的作者,美国文学评论家马克·斯洛宁如此评价:“奥列沙的其他作品只不过是《嫉妒》主题的不同翻版而已;从根本上说,奥列沙是个只写过一本书的作家”;“同那些更走运、更出名的苏联作家所写的许多巨著比起来,他的作品在现代俄罗斯文学中却更为出色、更有持久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