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是新时期文坛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对知识分子内心的真实描摹、对极左政治的痛切反思、对思想改造的矛盾态度、对性描写禁区的大胆突破,使他在重返文坛之后迅速成为受读者和批评家关注的作家。
以往的文学研究者大多从知识分子角度、精神心理分析、作家作品比较、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出发,围绕张贤亮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作家创作心理、批判与反思历史蒙昧主义、性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展开对于张贤亮小说的具体分析,却鲜有人从文学评价史的角度对张贤亮的全部文学创作情况做出系统梳理和研究。本书笔者从文学评价机制与作家作品命运关系的维度出发,对张贤亮的文学创作历程进行再阐释与再评价,以此说明作家作品文学评价的“冷”“热”变化问题,反思个人与时代、时间与空间等文学外在因素对作家作品评价差异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史料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