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中学生
二、民办高等教育
三、升学选择
四、决策
五、交易及交易行为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评论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及内容
二、研究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及供给概况
第一节 从无到有:民办高等教育的形成
一、西方私立大学的发展及启示
二、我国近代私立高等教育的追溯及特点
第二节 历史机遇:改革开放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发展的主要历程
二、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现实困境:当前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的问题
一、提供替代选择为主,竞争性选择供给少
二、学科专业同质化,不适配人们对特色教育的需求
三、办学特色不足,不适配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生源竞争力不足,生源危机凸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选择民办高等教育决策的理论基础
一、合理选择:理性行为理论
二、如何选择: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为何选择:行为决策理论
四、优化选择:交易理论
第二节 高中生选择民办高等教育决策的研究框架
一、高中生选择民办高校的因素及维度设计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三节 高中生选择民办高等教育决策的调查设计
一、问卷量表的设计
二、研究维度的建立
三、受试基本资料分析
四、维度描述性统计及信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生民办高等教育选择意愿分析
第一节 选择意愿的总体概况
一、选择意愿总体表现较弱
二、民办高等教育以“替代选择”为主
第二节 “考虑民办组”的基本特征及分析
一、个体基本特征及差异分析
二、对高等教育的偏好及差异分析
三、信息来源渠道的差异及分析
四、掌握民办高等教育信息状况及差异分析
第三节 “考虑民办组”选择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特征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统计结果
第四节 选择意愿的研究结果及解释
一、社会性因素影响选择意愿
二、经济性因素影响选择意愿
三、信息性因素影响选择意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生选择民办高等教育决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验证性因素分析
一、一阶测量模型
二、会聚效度
三、区分效度
第二节 模型拟合度分析与修正
一、模型拟合度分析
二、模型拟合度修正
第三节 假设检验
一、路径分析
二、中介效果分析
三、信息了解程度调节效果分析
第四节 模型验证结果及研究解释
一、感知风险维度
二、主观规范及态度维度
三、学校特色和专业偏好维度
四、信息了解维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高中生民办高等教育选择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心理因素
一、“名校情结”严重,对民办高校需求弱
二、社会“刻板印象”拉低了接受度
三、公众“偏见”加剧选择感知风险
第二节 学校特色与专业偏好影响选择
一、新高考倒逼高校建设特色专业
二、就业前景是选择的重要依据
三、学校特色能增加选择吸引力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增加决策成本
一、信息供给渠道不足加剧成本
二、有效信息搜寻难度大加剧成本
三、社交网络平台信息无序性加剧成本
第四节 不规范办学带来信任危机
一、机会主义导致逃避监管
二、信任危机带来生源危机
三、监管缺位引发办学失范
第五节 身边“重要人物”影响决策
一、“重要人物”影响大学期望
二、“重要人物”影响志愿填报
三、“重要人物”影响目标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高校层面:提高办学竞争力,增强办学适应性
一、确立适应需求变化的发展战略
二、打造办学异质竞争力
三、培育学校办学特色
第二节 政府层面:优化供求机制,畅通民办高校优质供给通道
一、完善民办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机制
二、搭建政策网格,畅通供给通道
三、拓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供给结构
第三节 风险层面:重视声誉建设,消减社会公众选择顾虑
一、民办高校应树立信誉意识
二、民办高校应强化声誉管理,创建教育品牌
三、政府应为民办高校凝聚声誉营造社会氛围
第四节 高中生决策优化:规避民办高等教育选择中的信息不对称
一、民办高校层面:精准公布有价值信息
二、政府层面:设计面向民办高校的信息公开及监督制度
三、高中生层面:提高信息素养
四、高中学校层面:建立与高校的信息交流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和未来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