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走过了30年,互联网文化也走过了30年。在30年的历程中,以95、00、05后大学生为主体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史、互联网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样本意义。他们与中国互联网、互联网文化同龄、同步、同源——他们的生命周期与互联网发展周期完全契合,见证并参与了互联网的每一个浪潮、每一次革命;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阶段怡逢中国互联网的“童年”“少年”“青年”阶段。时代焰印在大学生的代际特征截面上留痕,那些曾经在互联网中风起云涌的文化样态、类型、事件,都无声地浓缩并镌刻进新时代大学生的生命历程和精神基因之中。
以网络文化为镜,去透视新时代大学生,去深度感受和体验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细节和心理动态,去真实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情感表达与生活方式背后的意义,去指引和实现美好精神生活。本书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的样态、谱系、结构、层序有哪些特征,呈现哪些新现象、新规律和新特点?二是网络文化中蕴涵着怎样的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向之间如何进行碰撞、竞斗、分化和融合,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成为可能?三是在网络文化主导的生存境遇中,我们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是鼓励、支持抑或规训、抑制,是主动满足、积极引导抑或适度接纳、合理批判,其中的边界、限度、策略有哪些?
互联网历史滚滚向前,互联网文化日益繁盛,从网络文化中提取和淬炼某种关键特质,与更宏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层面发生链接,从中把握其实质、辨析其价值、评价其功能、促动其发展,融入网络强国的总体进程,这是新时代开展网络文化研究的深刻要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