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工智能科学--智能的数学原理(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96493
  • 作      者:
    作者:李昂生|责编:孙力维//赵艳春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建立人工智能的信息的科学原理。全书有五部分。第Ⅰ部分,人工智能总论,提出信息世界的科学概念,以信息为支点建立科学体系的理论;第Ⅱ部分,信息基本定律,建立了信息世界的基本定义和基本定律;第Ⅲ部分,信息的数学原理,建立了以信息演算理论(离散系统的微积分)、信息解码原理和信息生成原理为三大支柱的信息科学体系的数学原理;第Ⅳ部分,智能的信息科学原理,建立了包括学习的信息理论、自我意识的信息理论、博弈/谋算理论为三大支柱的人工智能的信息科学原理,提出一个自我意识主体的智能就是该自我意识主体的信息的智能论题(intelligencethesis),提出人工智能的孙子模型;第Ⅴ部分,信息的哲学,提出信息时代科学双引擎的方法论和信息时代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简单介绍了《孙子兵法》的信息科学原理。 本书是重大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可供信息领域各专业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和研究人员参考,亦可供其他领域专业人员参考。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Ⅰ部分 人工智能总论
第1章 绪论
1.1 为什么要建立人工智能科学
1.2 经典数学的局限性
1.3 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
1.4 为什么需要信息世界的科学体系?
1.5 信息世界科学的核心概念与方法
1.6 人工智能科学的基本思想
1.7 本书简介
1.8 全书要点总结
1.9 本章总结
第2章 人工智能简介
2.1 人工智能的科学思想起源
2.2 人工智能的数理逻辑原理
2.3 人工智能的计算原理
2.4 图灵对机器智能的研究
2.5 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起及人工智能的理解
2.6 符号主义人工智能
2.7 连接主义人工智能
2.8 行为主义人工智能
2.9 博弈智能
2.10 人工智能的数学、物理挑战
2.11 人工智能的生命科学原理
2.12 人工智能与信息时代新科学
2.13 人工智能的现状
2.14 人工智能科学:未来人工智能的基石
第3章 人工智能的重大科学挑战
3.1 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
3.1.1 数学、物理对象的可分性
3.1.2 信息世界的不可分性
3.1.3 信息世界对象的表示与定义问题
3.2 人工智能基本问题
3.2.1 图灵遗留下来的问题
3.2.2 人工智能的基本问题
3.3 (观察)学习的科学挑战
3.3.1 (观察)学习的基本问题
3.3.2 学习中的推理
3.3.3 学习中的创造策略
3.3.4 知识的标准模型、定义、度量与演算
3.4 自我意识的科学挑战
3.4.1 自我意识的基本问题
3.4.2 自我意识理论的基本概念:利与害
3.5 博弈/谋算的科学挑战
3.5.1 博弈/谋算的基本科学问题
3.5.2 博弈/谋算的基本定义
3.5.3 博弈/谋算的基本定律
3.5.4 博弈/谋算的基本策略
3.5.5 博弈/谋算的基本模型
3.5.6 博弈/谋算的基本原理
3.5.7 博弈/谋算的收益理论
3.6 人工智能的科学问题
3.6.1 人工智能的信息科学原理
3.6.2 通用人工智能的科学特征与理解
3.6.3 人工智能三大战役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科学重大挑战性问题
4.1 物理世界科学体系
4.2 信息世界科学体系
4.3 经典信息论中的信息与问题
4.3.1 经典信息论中的信息
4.3.2 香农遗留下来的问题
4.4 信息科学中的策略
4.4.1 生成策略
4.4.2 解码策略
4.4.3 创造策略
4.5 信息模型
4.5.1 (狭义)信息模型
4.5.2 广义信息模型
4.6 信息的科学原理
4.6.1 信息基本定律
4.6.2 信息科学是什么?
4.6.3 信息的数学原理是什么?
4.6.4 信息原理
4.6.5 信息科学体系下的人工智能
4.6.6 信息世界的科学体系
4.7 本章小结
第Ⅱ部分 信息基本定律
第5章 概念与定义
5.1 现实世界对象
5.1.1 信息世界的对象
5.1.2 物理世界对象基本定律
5.1.3 信息性质/知识的定义
5.1.4 现实世界对象的物理性质与信息性质
5.1.5 信息世界对象的不可分性
5.1.6 自我意识
5.1.7 现实世界对象的信息性质
5.1.8 博弈/谋算的定义
5.2 信息科学策略
5.3 信息的模型
5.3.1 (狭义)信息的模型
5.3.2 广义信息的模型
5.4 学习的数学实质
5.5 知识的数学实质:信息在某一个模型下的语义解释
5.6 抽象
5.7 层谱抽象
5.8 智能策略
5.8.1 人的智能策略
5.8.2 人工智能中的策略
30.2.4 集团对抗定律
30.3 必胜策略存在性原理
30.4 非对称优势策略是必胜策略
30.5 非对称必胜策略基本性质
30.5.1 非对称必胜策略的抽象层谱
30.5.2 非对称必胜策略实现的资源
30.5.3 非对称必胜策略的实现方法
30.5.4 非对称必胜策略的抽象层谱:真相、假象识别
30.5.5 非对称必胜策略的时效性
30.6 攻与防转化的非对称必胜策略
30.6.1 进攻
30.6.2 防御
30.7 胜败与强弱的相互转化
30.7.1 胜与败的转化
30.7.2 强与弱的转化
30.8 胜和利的可创造性原理
30.9 均衡原理
30.10 攻、防的必胜策略:非对称与均衡
30.11 层谱抽象必胜策略原理
30.12 胜可为与胜不可为的转化
第31章 孙子原理
31.1 孙子博弈模型
31.2 智与能
31.3 谋算理论方法论:谋与算
31.4 谋算博弈中的学习
31.5 博弈中的自我意识学习
31.6 孙子博弈设计原理
31.7 收益理论
31.8 预测与决策
31.9 采取行动:策略执行原理
31.10 力量的系统生成原理:体系对抗博弈中体系力量净评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