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干预
01 干预成功的秘诀在于“高强度”“高密度”——清华爸爸养育3个谱系娃的经验之谈
02 好机构不会固守一种方法——重度孤独症儿子居家干预4年后,BCBA妈妈最想讲的话
03 怎样让智商36的孤独症女儿学会自理和赚钱——央企妈妈有高招
04 过好当下,快乐地活着——博士妈妈养育重度孤独症儿子的人生思考
05 特教老师带自家娃会更轻松吗?——当特教夫妻生了一个中重度孤独症孩子
06 6年密集干预后,重度孤独症男孩融入普校——妈妈最想分享4个经验
07 理解和执行“爱的三原则”——一位家长的自我成长
08 一个雷特综合征女孩的成长——爸妈用美好弥补不幸
09 有一个孤独症儿子要不要做全职妈妈?——圈内“女神”卢莹的选择
10 儿子儿媳离婚,不影响我带孤独症孙子——六旬老夫妻4年总结11条训练经验
11 我们不是傻子——单亲妈妈写给8岁孤独症儿子的一封信
12 重度孤独症儿子变成阳光少年——一位妈妈12年的经验总结
13 孤独症儿童独自乘飞机指南——6岁孤独症男孩的亲身经历
第二章 入学融合
01 爸爸巧妙安排,孤独症男孩融入普通小学——4年融合经验分享
02 从想自杀到交朋友——11岁孤独症男孩普校求生记
03 比“小升初”难100倍!——一条没有先例的“转普”路
04 四川第一位孤独症大学生上学记——妈妈讲述10年陪读之路
05 智商60的孤独症男孩考上大学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成长史
06 一路走来都有融合教育支持——孤独症少年森森考上大学的关键
07 两位孤独症青年大学毕业——记家长和孩子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
第三章 特长发展
01 获奖86次,考上大学——孤独症男孩的音乐、体育特长发展之路
02 孤独症画家毕昌煜——“中国毕加索”成长之路
03 他把画作卖到韩国——农村重症孤独症男孩林青的奋斗
04 在舞台上闪闪发光——上海“钢琴王子”博涵的两极青春
05 和郎朗同台上春晚——钢琴少年海峰的成长历程
06 重度孤独症男孩当上钢琴调律师——艺术帮他打开与社会沟通的大门
07 钢琴小王子和他的“明星奶奶”——70岁奶奶带孤独症孙子登上真人秀
08 拿下5块奖牌成为全国冠军——孤独症少年陈兴融和他父亲的传奇
09 坚持,就有希望——一个孤独症孩子在音乐海洋的成长之路
10 孤独症女孩成演讲狂人——妈妈19年总结6条干预经验
第四章 社会(就业)融合
01 孤独症人士能胜任全职工作吗?——24岁男孩羽飞就业记
02 孤独症男孩成功就业轰动上海——栋栋担任图书管理员的10年
03 半年,他送出去了70多份快递——当上快递员的孤独症男孩
04 “喜憨儿洗车中心”感动一座城——一位家长和15位心智障碍洗车工的故事
第五章 大龄生存
01 孤独症男孩大学毕业找工作被骗——圈内公认恢复得好的就业也不容易
02 写给重度孤独症儿子凯凯的一封信——“草根父子”的成长路
03 养老院里来了一位18岁孤独症少年——一段感人至深的兄妹故事
04 17岁孤独症少年在隔离中去世——大儿子脑瘫二儿子孤独症,父子三人相依为命
05 把心智障碍人士的下半生托付给一家机构,你敢吗?——从慧灵的终生托养服务说起
06 为大龄孤独症孩子建一个家——窦一欣和他的“静语者”社区
第六章 恋爱婚姻
01 月薪3万为孤独症儿子雇女友——一位父亲讲述儿子的恋爱经历和他的迷茫
02 我和我的智力障碍女儿——中国智协前主席张宝林讲述女儿的5年婚姻
第七章 家庭奋斗
01 逆天的美貌,离奇的疾病——215万粉丝大号“蓝妮妮”的故事
02 为三个特殊儿子欠债百万——一个特殊家庭20多年的苦难和奋斗
03 现实版《海洋天堂》——孤独症、抑郁症、癌症三重压力下一个三口之家的困境与努力
第八章 社会倡导
01 是著名教授,更是孤独症男孩的父亲——复旦教授口述实录
02 52名穷苦孤独症孩子最后的庇护所——探访河南开封启智特殊教育中心
03 护士燕子之死——值班一线突发脑出血,留下3岁的孤独症儿子
04 一个孤独症孩子在训练机构的死亡——“神奇疗法”的危害
05 10岁重度孤独症女孩在一家商场混了两年——一家孤独症友好商场长什么样?
后记
显示部分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