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谢君的诗,需要关注两个向度,一个是当下现场,即具象的现实世界;另一个则是跟随他进入历史的云烟,一再复活那些消逝的岁月。他在当下事件与过往经历的纠缠拉扯中,总是略有一些倾斜,为回归历史预留下较为宽阔的空间,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每一个具体的瞬间,甚至在细节中抽出一些多出来的东西,而那些多出来的东西也许就是诗的灵魂。他似乎从每一个事件的节点都能找到回归往昔的路径,而且越走越深,越走越远,直至将个人的经历扩展为大于自身的时代梦幻,乃至构成漫无边际的生存背景。而这些构成他精神元素的东西并非谢君所独有,那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空间,谁也无法封存人类共有的资源,甚至谁都可以挖掘和索取,可惜的是,健忘症已经抹去了无数人的记忆,只把那些有价值的东西留给少数人,而谢君恰好在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路径。他自由往返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把历史默片制作成具有个人属性的有声专集,在这专集里,他是主演,同时也是旁观者,他亲历、记录、发现,他用自身代替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独自言说时收获了历史的回声。在他的语言世界里,有刺痛,有忧心,有焦虑,有绝望,也有希望和百折不挠的生命力。而在表现方式上,我非常喜欢他的言说语气,他的叙述似乎带有迷惑性,具象而又迷离,跟随他的诗行,你会感受到他的体重,他的艰难,他负重的脚步……他像一个殉道者踏着荆棘在寻找精神的边界。他的诗,总是在向上拉升的同时,显示出反向的沉沦和历史的重力,并以此提醒人们注意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