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家传略
第一节 师从名家 矢志岐黄
第二节 医者仁心 敬业职守
第三节 精勤不倦 笔耕不辍
第四节 悉心施教 薪火相传
第五节 默默耕耘 无怨无悔
第二章 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第一节 重视治神
一、医者治神有仁心
二、患者得调有信心
第二节 重视脉诊
一、脉诊是中医精华的传承
二、凭脉针灸
三、学好脉诊有方法
四、展望脉诊的未来
第三节 重视针刺手法
一、针刺手法是最宝贵的祖国医学遗产之一
二、推崇尢氏针刺手法
三、先生对尢氏针刺手法的体会和运用
第四节 重视脾胃学说
一、善用脾胃学说治疗脏腑疾病
二、善用脾胃学说治疗慢性病
三、善用脾胃学说治疗儿科疾病
四、善用脾胃学说指导患者养生
第五节 提出“阴阳平衡配穴法”
第六节 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症
一、针药结合治疗痹症
二、针药结合治疗月经病
第七节 善治痛证
一、痛证的病因
二、疼痛的病机
三、对疼痛症状表现的认识
四、针灸治痛
第八节 治病求本
一、阴阳为本
二、气血为本,护正为要
三、病因为本
第三章 针灸理论心悟
第一节 常用腧穴定位、刺法及主治
一、督脉
二、任脉
三、手太阴肺经
四、手阳明大肠经
五、足阳明胃经
六、足太阴脾经
七、手少阴心经
八、手太阳小肠经
九、足太阳膀胱经
十、足少阴肾经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
十三、足少阳胆经
十四、足厥阴肝经
第二节 针灸基本功的锻炼
一、指力的锻炼
二、穴位的辨认
三、尢氏针刺手法的掌握
第三节 针灸临床选穴
一、选穴的根据在于辨证
二、主穴与配穴的作用
三、临床选穴的方法和原则
四、经验处方的应用
五、治疗时机和针刺顺序
第四节 针灸和其他疗法的配合
一、刺络疗法
二、药物疗法
三、食养疗法
第四章 临床各科心得
第一节 内科病症
一、面神经炎
二、三叉神经痛
三、面肌痉挛
四、失眠
五、癫痫
六、中风后遗症
七、肥胖症
八、胃痛
九、便秘
十、泄泻
十一、呃逆
十二、强直性脊柱炎
十三、类风湿性关节炎
十四、哮喘
十五、阳痿
十六、遗精
第二节 妇科病症
一、月经不调
二、痛经
三、盆腔炎
四、子宫肌瘤
五、不孕症
第三节 儿科病症
一、小儿脑性瘫痪
二、抽动障碍
三、小儿遗尿
四、疳证
第四节 伤科病症
一、颈椎病
二、坐骨神经痛
三、网球肘
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五、肩关节周围炎
六、急性腰扭伤
第五节 皮肤科病症
一、带状疱疹
二、痤疮
三、荨麻疹
四、斑秃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
一、鼻炎
二、梅核气
三、牙痛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五、耳鸣、耳聋
第五章 临床特色疗法
第一节 艾灸疗法
一、吴门督脉灸
二、隔姜灸和温针灸
三、对灸法的认识
第二节 中药贴敷法
一、日常贴敷方
二、三伏贴方
第三节 茶养生与茶饮方
一、茶的种类与养生保健
二、茶的主要营养成分
三、药茶及其养生作用
四、饮茶注意事项
五、常用养生药茶方
第四节 药酒养生与药酒方
一、药酒的概述
二、药酒的医疗保健作用
三、药酒的服用方法
四、常用药酒方
第六章 针灸临证验案撷菁
一、强直性脊柱炎
二、慢性肠炎
三、三叉神经痛
四、急性肾炎
五、尿崩症(下消)
六、胃下垂
七、十二指肠溃疡
八、慢性肝炎
九、类风湿性关节炎
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十一、颈椎病
十二、闭经
十三、痛经
十四、夹腿综合征
十五、脑性瘫痪
十六、孤独症
十七、癫痫
十八、面神经炎
十九、肩周炎
二十、腰椎间盘突出
二十一、中风后遗症
二十二、慢性支气管炎
二十三、耳鸣
第七章 诊余随笔
一、艾灸神阙穴的临床应用
二、百会穴的临床应用
三、背俞穴浅析
四、痹症浅述
五、隔姜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82例疗效观察
六、活血化瘀治疗胆石症52例临床观察
七、经络辨证的点滴体会
八、慢性腰劳损与肾虚之间的关系探讨及针灸治疗体会
九、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
十、学习“候气”篇后感
十一、针灸治疗“胃下垂”的临床体会
十二、针灸治疗急重症的临床体会
十三、针灸治愈尿崩症一例
十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初步体会
十五、中风临床辨证施治之体会
十六、电针预测与针刺治疗面神经炎
十七、深刺重灸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
十八、穴位注射蜂毒治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