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精)/近代欧亚文学交流互鉴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66172
  • 作      者:
    作者:(英)奥利弗·哥尔斯密|编者:范若恩|责编:田晨|总主编:金雯|译者:王巧红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18世纪的英语书信体小说,作者虚构了旅英华人李安济致友人的信件,借此讽喻英国社会,介绍中国文化。全书共有书信123封,大量涉及中国的故事、寓言、语录、哲理,堪称面向18世纪外国读者的一部中国知识百科全书。 中国人李安济曾在广州居住,会讲英语,在欧洲商人的推荐下游历至伦敦。在这里,他广受欢迎,和英国朋友一起游历伦敦各地,和各阶层的人交谈,将见闻印象写信寄给北京礼部大臣冯煌。李安济离开中国后,他的儿子兴波来欧洲寻父,在途中被俘为奴,后设法逃走并解救一名女奴,父子二人的通信充满戏剧性的变故和道德说教。最终父子二人在伦敦团聚,兴波与他解救的女奴泽丽斯在伦敦完婚定居,李安济则与他的英国朋友继续游历世界。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封信
介绍中国哲人。
第2封信
中国哲人到达伦敦。他旅行的动机。对街道与房屋的描绘。
第3封信
继续描写伦敦。英国人的奢华及其益处。英国的绅士与淑女。
第4封信
英国人的骄傲。自由。两者的例证。报纸。礼数。
第5封信
英国人对政治的热情。一份样报。各国的风俗特点。
第6封信
因追求高雅而失去幸福。中国哲人的耻辱。
第7封信
智慧是为了让人快乐。旅行对一个哲人道德上的益处。
第8封信
中国哲人在伦敦街头被一位妓女所骗。
第9封信
英国人对女性的放荡。一个讨女士欢心的男子。
第10封信
中国哲人从北京到莫斯科的路程。达斡尔国的风俗。
第11封信
奢华的益处:使人更聪明,更快乐。
第12封信
英国的葬礼庄严肃穆。英国人热衷于恭维性的墓志铭。
第13封信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第14封信
中国哲人受到一位英国贵妇人的招待。
第15封信
反对凶残地虐待动物。来自琐罗亚斯德教《阿维斯塔》经文及其评注的一则故事。
第16封信
貌似真挚的书籍宣扬虚假信息。
第17封信
正在进行的英法战争,其动机是轻率的。
第18封信
一则中国妇女的故事。
第19封信
英国人及俄国人对待通奸妇女的方式。
第20封信
英国文学界的现状。
第21封信
中国哲人在英国剧院。
第22封信
中国哲人的儿子在波斯沦为奴隶。
第23封信
赞扬英国人为法国囚犯慈善募捐的行为。
第24封信
嘲笑庸医和售卖灵丹妙药的小贩。
第25封信
以劳国为例,说明王国的兴衰沉浮。
第26封信
黑衣人的性格特点,其矛盾行为举例。
第27封信
继续讲述黑衣人的故事。
第28封信
伦敦有大量老姑娘和单身汉的原因。
第29封信
伦敦的一个文学俱乐部。
第30封信
接着描写文学俱乐部。
第31封信
中国人的园林艺术精妙绝伦。描写一座中国园林。
第32封信
英国一些贵族的堕落行为。鞑靼人的蘑菇盛宴。
第33封信
中国人的写作方式。嘲笑英国杂志上的东方传说。
第34封信
贵族们目前对绘画的荒唐热情。
第35封信
中国哲人的儿子与一位女俘虏。
第36封信
接续上一封信。美丽的女俘虏同意嫁给她的领主。
第37封信
接续上一封信。他开始厌恶对智慧的追求。一则寓言证明其徒劳无益。
第38封信
中国哲人颂扬英国最近一场判决的公正性,并以夏洛莱王子案件为例说明法国国王的不公正性。
第39封信
描述真正的文雅。两封来自不同国家的信,写信者是在国内被误认为文雅的女士。
第40封信
英国仍有诗人,却不是填词凑句的诗人。
第41封信
圣保罗教堂里教徒祈祷时的举止。
第42封信
中国的历史充满了伟大的行动,比欧洲的历史更甚。
第43封信
听闻伏尔泰去世伪消息之后的呼告。
第44封信
智慧和戒律可以减轻我们的痛苦,但永远不会增加我们的正向满足。
第45封信
伦敦人追求奇异景象和怪物的热情。
第46封信
一个梦境。
第47封信
消遣是缓解痛苦的最佳方式。
第48封信
身居高位之人从事地位低下的工作的荒谬性。用一则童话故事举例说明。
第49封信
继续讲童话故事。
第50封信
试界定什么是英国自由。
第51封信
一位书商拜访中国人。
第52封信
在英国难以通过衣着打扮区分人。两个例子。
第53封信
嘲讽《项狄传》等淫秽小说的荒唐品位。
第54封信
一个重要的小人物的特征。
第55封信
继续描写他的性格、妻子、房子和家具。
第56封信
关于欧洲各国当前局势的一些想法。
第57封信
没有阴谋或财富的情况下,提升文学声誉是困难的。
第58封信
描述一场探访晚宴。
第59封信
中国哲人的儿子带着美丽的女奴逃走。
第60封信
那位美丽女奴的故事。
第61封信
给初入人世的青年的适当训言;相关的寓言故事。
第62封信
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的真实故事。
第63封信
文学的兴衰不取决于人,而源于自然的变迁。
第64封信
大人物们用幸福换取炫耀。这类愚蠢行为对社会有益。
第65封信
一个富有哲思的修鞋匠的故事。
第66封信
爱与感激的区别。
第67封信
试图通过隐居来学习智慧是愚蠢的。
第68封信
嘲弄庸医。特别提及一些庸医。
第69封信
嘲笑人们对疯狗的恐惧。
第70封信
事实证明,财富女神并非盲目;贪婪的磨坊主的故事。
第7l封信
花花公子、黑衣人和中国哲人等在沃克斯豪尔花园。
第72封信
谴责新颁布的婚姻法。
第73封信
生命因岁月流逝而日渐贵重。
第74封信
小小的大人物。
第75封信
有必要坚持用新书互相取乐。
第76封信
人们偏爱优雅胜于美貌:一则寓言故事。
第77封信
一个店主及其学徒的做法。
第78封信
用法国人自己的方式嘲笑他们。
第79封信
伦敦的两个剧院为冬季战斗做准备。
第80封信
扩充刑法或严格执行现行刑法是邪恶的。
第8l封信
嘲笑女士的拖裾。
第82封信
科学对人口众多的国家有用,对野蛮的国家有害。
第83封信
一位中国现代哲人有关人生的一些警示。
第84封信
几位诗人的逸事,他们生前和死后的境遇都很悲惨。
第85封信
嘲笑舞台上演员们的琐碎争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