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蜀道十讲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0137204
  • 作      者:
    编者:蔡东洲|责编:任学敏//刘笛//邹近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蜀道究竟多重要? 维护着国家统一与长治久安,连接着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促进着民族融合与商贸互动,接合着南北丝绸之路,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流动! 蜀道留下多少历史印记? 绝壁栈道、奇险关隘、山城古堡、绝美石窟、摩崖碑刻…… 蜀道激发多少文学创作? “初唐四杰”的王勃赞“宇宙之绝观”,天才李白呼“难于上青天”,诗圣杜甫叹“剑门天下壮”,更有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的吟咏喟叹! 蜀道蕴含了多少生态智慧? 万株参天柏,世代守护。满目青翠,感受与古人同此的行道阴凉! 蔡东洲教授主编的《蜀道十讲》是一本面向广大读者的蜀道普及社科图书。本书从蜀道的线路变迁、国家统一与长治久安、历史遗存、行道古树、摩崖石刻、文化交流、文学创作、书法艺术、域外旅人等十个专题讲述蜀道故事,传承蜀道文化,让蜀道不断发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古道千载 蜀道的形成与变迁
一、先秦时期:“五丁开道”的真实历史
二、秦汉六朝:新道开通与“北四南三”格局
三、隋唐两宋:驿道维护与路线优化
四、元明清:驿站完备与栈道改碥路
第二讲 战略交通 蜀道与国家统一、长治久安
一、先秦时期:从早期接触到巴蜀归秦
二、秦汉六朝:蜀道的“大一统”作用显现
三、隋唐两宋:掌控蜀道与南北争夺
四、元明清:蜀道使国家统一和疆域稳定的功能凸显
五、近代:蜀道对川陕苏区与解放大西南的价值
第三讲 古路寻踪 蜀道的历史遗存
一、道通南北:蜀道之道路
二、惟天设险:蜀道之关隘
三、烟火人间:蜀道之城镇
四、天筑坚城:蜀道之城堡
五、长虹卧波:蜀道之桥梁
六、梵宫真祠:蜀道之寺观
第四讲 石上百态 蜀道上的石窟造像
一、一望迢迢限雍梁:金牛道上的造像
二、行行计里读碑频:阴平道上的造像
三、回首依稀天上路:米仓道上的造像
四、忍见百马死山中:荔枝道上的造像
第五讲 摩崖纪功 刻在石头上的蜀道修造史
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鸟瞰千年蜀道碑刻
二、刻石纪功,名传不朽:蜀道碑刻的历史文献价值
三、赓续前修,踵事增华:蜀道碑刻的绵延不绝
第六讲 古木森森 蜀道与行道古树
一、古人智慧:行道树的种植传统
二、道旁葱茏:蜀道行道树的种植
三、官民携手:蜀道行道树的保护
四、生态文明:蜀道行道树的现状
第七讲 文脉经纬 蜀道与文化传播交流
一、儒学:从文翁化蜀到书院繁荣
二、道教:从五斗米道北上到杜光庭入蜀
三、佛教:玄奘等名僧出入蜀地
第八讲 纪行感怀 蜀道与中国文学
一、难于上青天:文学中的蜀道印象
二、宇宙之绝观:蜀道文学的山水书写
三、万里同为客:蜀道文学的情感抒发
四、思古之幽情:蜀道文学的怀古情结
第九讲 艺林之光 蜀道碑刻的书法艺术
一、雄视古今,独标书史:蜀道汉魏石刻中的隶书精品
二、承前启后,光照艺林:蜀道碑刻中的楷书名作
三、搜集考证,蔚成曲调:蜀道碑刻的传拓与题跋
第十讲 行者远至 蜀道与域外旅人
一、元代以前:外国僧侣、留学生与商人
二、元代:马可·波罗、雪村友梅、李齐贤
三、明至清前期:利类思、安文思、耶稣会士与米列斯库
四、晚清民国时期:外国探险家、旅行者与学者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