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术创业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
1.1.2 高校跨学科创业团队成为学术创业的关键载体
1.1.3 促进高校学术创业困难重重
1.2 研究论域
1.2.1 当前研究局限
1.2.2 研究问题廓清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架构及创新之处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结构
1.5.3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学术创业理论
2.1.1 学术创业概念界定
2.1.2 学术创业的影响因素
2.1.3 评述:学术创业理论对本书研究的理论贡献
2.2 知识管理理论
2.2.1 知识管理理论演化与内涵
2.2.2 知识管理的内容
2.2.3 评述:知识管理理论对本书研究的理论贡献
2.3 跨学科科研合作理论
2.3.1 跨学科科研合作释义
2.3.2 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2.3.3 评述:跨学科科研合作理论对本书研究的理论贡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校学术创业路径
3.1 高校研发及其技术转移
3.2 数据收集方法
3.3 数据基本信息
3.3.1 元分析(1997—2014年)
3.3.2 知识图谱分析(2015—2022年)
3.4 研究结果
3.4.1 创建校办企业
3.4.2 创办高校科技园
3.4.3 建立高校衍生企业
3.4.4 开展高校专利工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校学术创业机理
4.1 跨学科科研合作与学术创业关系
4.2 研究问题
4.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没
4.3.1 变革型领导与学术创业绩效
4.3.2 变革型领导与跨学科合作
4.3.3 跨学科合作与学术创业绩效
4.3.4 冲突的调节作用
4.3.5 高校跨学科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学术创业绩效
4.3.6 角色认同在“团队异质性一学术创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4.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4.1 问卷设计
4.4.2 样本和数据收集
4.4.3 指标构建
4.5 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4.6 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
4.6.1 样本基本信息
4.6.2 调查样本开展学术创业的情况
4.7 量表品质评估
4.7.1 变量的信度分析
4.7.2 变量的效度分析
4.8 假设检验——学术创业内部治理机理
4.8.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8.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8.3 学术创业内部治理机理结论与讨论
4.8.4 学术创业内部治理机理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4.9 假设检验——学术创业协同创新机理
4.9.1 相关性分析
4.9.2 多元回归分析
4.9.3 学术创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结论与启示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校学术创业影响效应
5.1 问题提出
5.2 初始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5.2.1 知识共享模式与创新绩效
5.2.2 组织间学习与创新绩效
5.2.3 知识共享模式与组织间学习
5.3 研究过程
5.3.1 问卷没计过程
5.3.2 变量测量与样本收集
5.3.3 分析方法
5.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5 数据分析和处理
5.3.6 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检验
5.4 讨论与结论
5.4.1 研究发现与讨论
5.4.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开放知识边界,激活学术心脏地带
6.2.2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6.2.3 构建人才流动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调查问卷Ⅰ
附录Ⅱ:调查问卷Ⅱ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