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的广东农业(1908—1923)
第一节 孙中山的重农思想
第二节 农业教育逐步兴起
第三节 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创建
第二章 奠基初创(1924—1932)
第一节 国立广东大学的创办
第二节 农科学院概况
第三节 易名国立中山大学农科学院
第四节 学生运动
第三章 蓬勃发展(1932—1936)
第一节 迁校石牌
第二节 学院管理
第三节 农林场经营
第四节 科研工作
第五节 学术交流
第四章 抗战烽火(1936—1938)
第一节 日军入侵
第二节 战时教学
第三节 战时科研
第四节 内迁准备
第五节 抗日团体
第五章 迁徙办学(1938—1945)
第一节 一迁云南澄江
第二节二迁湖南宜章
第三节 三迁粤东粤西北
第六章 复员广州(1946—1949)
第一节 抗战胜利
第二节 机构调整
第三节 教学科研
第四节 校园文化与社会服务
第五节 科研成果
第六节 图书馆建设
第七节 社团活动
第七章 解放新生(1949一1952)
第一节 军管时期
第二节 过渡时期
第三节 制度建设
第八章 调出共建(1952—2017)
第九章 先贤伟业(以采访时间为序)
第一节 丁颖:殚精竭虑育良种
第二节 李灏:义无反顾推改革
第三节 黄承先:舍生取义闹革命
第四节 黄耀祥:矢志不渝中国粮
第五节 侯过:绿化国土树丰碑
第六节 陈焕镛:舍生忘死护标本
第七节 蒲蛰龙:以虫治虫创伟业
第八节 庞雄飞:昆虫世界展雄才
第九节 邓植仪:终生无悔耕沃土
第十章 复办重振(2018年至今)
第一节 深圳校区建设
第二节 农学院复办重振
第三节 更名提升
第十一章 学院大事记
第十二章 校友印记
第一节 早期办学部分杰出校友(按出生时间排序)
第二节 复办后师生名录(以到岗时间、毕业时间为序)
后记
编撰鸣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