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学成长
(一)快乐的特里尔孩子
(二)树立一生的远大理想
(三)第一份正式工作
二、流亡岁月
(一)马克思在巴黎
(二)马克思在布鲁塞尔
(三)马克思在科隆
(四)马克思在伦敦
三、艰辛付出
(一)毕其一生精力为无产阶级探索理论武器
(二)颠沛流离与贫病交加仍不改初心
(三)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投入巨大精力
(四)一从容面对当局迫害始终站在工人一边
四、人物交往
(一)马克思一生的战友——恩格斯
(二)马克思同时代的思想家——蒲鲁东
(三)马克思的亲密朋友——威廉·沃尔夫
(四)马克思同时代的革命家——巴枯宁
(五)马克思曾经的密友——布鲁诺·鲍威尔
(六)马克思同时代的革命家——拉萨尔
五、生活轶事
(一)马克思与燕妮——相伴一生的动人爱情
(二)三个女儿——三位博学、高效的秘书
(三)最喜爱的事是啃书本
(四)一生博学多才、广泛涉猎、学习不停
(五)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貌
(六)漂泊生活的经济支撑
六、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批判和改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三)让社会主义斗争学说从空想迈人科学
七、科学思维
(一)实证思维
(二)实践思维
(三)实事思维
(四)实史思维
八、著作文章
(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三)《论犹太人问题》
(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五)《神圣家族》
(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七)《德意志意识形态》
(八)《哲学的贫困》
(九)《雇佣劳动与资本》
(十)《共产党宣言》
(十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十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十三)《政治经济学批判》
(十四)《福格特先生》
(十五)《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十六)《资本论》
(十七)《法兰西内战》
(十八)《哥达纲领批判》
附录:马克思年表
(一)少年时期
(二)青年前期
(三)青年后期
(四)中年时期
(五)老年时期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