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海洋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组
第一章 海洋流体及其平衡态热力学基础
1.1 海洋流体的形成演化和组分模型
1.1.1 海洋流体的形成演化简要模型
1.1.2 海水组分定比关系和盐度定义
1.2 海水的平衡态热力学
1.2.1 海水质点和局部热力学平衡态
1.2.2 热力学势函数和Gibbs关系式
1.2.3 海水热力学参变量及其势函数表示
1.2.4 海水热力学不等式
1.3 讨论和结论:国际海水热力学方程-2010,简称TEOS-10,热力学部分
1.3.1 海水基本热力学变量系的测定
1.3.2 海水Gibbs势函数的表示及其他热力学势函数
1.3.3 基本热力学属性参变量和有关导出参变量的计算
第二章 海洋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组
2.1 海洋流体运动基本方程组
2.1.1 质量守恒方程和盐量守恒方程
2.1.2 动量平衡方程和角动量平衡方程
2.1.3 机械能平衡方程、内能平衡方程和总能量守恒方程
2.2 海洋运动的若干导出方程,力学热学化学力和通量表示
2.2.1 涡度和位涡度,涡度和位涡度平衡方程组
2.2.2 比熵平衡方程,热学化学力学力和通量表示式
2.3 海洋流体运动边界条件
2.3.1 海面边界条件:质量、盐量、热量和动量通量边界条件
2.3.2 海底边界条件:质量、盐量、热量和动量通量边界条件
2.4 讨论和结论:国际海水热力学方程—2010,简称TEOS-10,动力学部分
第三章 海洋流体运动实用控制方程组
3.1 问题的提出:海洋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组
3.1.1 变量系的海洋运动基本控制方程组
3.1.2 简约变量系的海洋运动控制方程组
3.2 变量系中Boussinesq近似的基本控制方程组
3.2.1 Boussinesq近似的质量守恒方程
3.2.2 Boussinesq近似的动量平衡方程和盐量守恒方程
3.2.3 Boussinesq近似的温度-压力平衡方程
3.2.4 Boussinesq近似的通量表示式
3.2.5 Boussinesq近似的海面和海底边界条件
3.3 简约变量系中Boussinesq近似的海洋运动控制方程组
3.3.1 Boussinesq近似的海洋运动方程
3.3.2 Boussinesq近似的海洋运动边界条件
3.4 环流局域自然坐标系中坐标变换的海洋运动控制方程组
3.4.1 环流局域自然坐标系中的海洋运动控制方程组
3.4.2 环流局域自然坐标系中坐标变换的海洋运动控制方程组
第二篇 系统科学概要和海洋动力系统构建
第四章 系统科学概要
4.1 系统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4.1.1 系统科学发展的科学需求和社会需求
4.1.2 系统科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4.1.3 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4.2 系统科学的概念和方法
4.2.1 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4.2.2 系统科学的方法论
4.3 讨论和结论: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系统科学基本架构
4.3.1 “全覆盖-不叠置”运动类的控制机理划分原则
4.3.2 与运动类划分原则相洽的描述量可加性分解?合成演算样式
4.3.3 包括组分集合及其相互作用集合的海洋动力系统建立
第五章 海洋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程组集
5.1 海洋运动系统四运动类划分原则和相洽的运动类分解-合成运算样式
5.1.1 具有物理确定意义的海洋动力系统四运动类划分原则
5.1.2 与四运动类划分原则相洽的描述量可加性分解-合成演算样式
5.2 变量系中的海洋动力系统控制方程组完备集
5.2.1 非线性力湍流大运动类控制方程组和湍流剩余类运动控制方程组
5.2.2 重力(波动+涡旋)大运动类控制方程组和地转力环流大运动类控制方程组
5.2.3 重力波动和重力涡旋标准运动类控制方程组对
5.3 简约变量系中的海洋动力系统控制方程组完备集
5.3.1 湍流大运动类控制方程组和湍流剩余类运动控制方程组
5.3.2 重力(波动+涡旋)和环流大运动类控制方程组
5.3.3 重力波动和重力涡旋标准运动类控制方程组对
5.4 讨论和结论
5.4.1 较大尺度前类对本类的平流输运和剪切?梯度生成项
5.4.2 本类运动自身的非线性偏差剩余相互作用项
5.4.3 较小尺度前类运动对本类运动的输运通量偏差剩余混合项
5.4.4 海洋动力系统相互作用项的表示运算
第三篇 海洋动力系统运动类相互作用解析研究实例
第一子篇 湍流动力学和湍流混合动力学的解析初步
第六章 湍流输运通量剩余混合的数学物理描述基础——湍流二阶矩和基本特征量控制方程组的结构均衡闭合
6.1 海洋动力系统的湍流二阶矩和基本特征量控制方程组
6.1.1 海洋动力系统湍流大运动类控制方程组的导出
6.1.2 湍流二阶矩控制方程组的导出
6.2 湍流二阶矩控制方程组闭合的结构均衡表示形式
6.2.1 结构均衡形式表示的湍流高阶矩项二阶矩闭合假定
6.2.2 结构均衡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