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亚汉诗论丛(第2辑)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641242
  • 作      者:
    编者:严明//吴留营|责编:吴琼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2023年东亚汉诗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二十余篇。论文围绕东亚汉诗近十余年来的新发现、新研究成果展开议题,立足东亚汉诗共同体的历史平台及宏观视角,融汇古典诗学与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东亚汉诗史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建立东亚汉诗研究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文章在第一辑的基础上,展示了对新的学术增长点的开拓,在新材料的发掘上也贡献良多。东亚各国的汉诗在表现方法和审美内涵上,都表现出了各自丰富的民族特点,也展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汲取的偏好,这成为研究东亚汉诗的重要抓手,也是意义所在。
展开
目录
代序:汉诗何以东亚,东亚汉诗何以成史——东亚汉诗研究的基础、结构、视角及思考
身份的认同:论早期日本汉诗与其创作主体的关系
再议菅原道真《中途送春》诗对杜诗的接受——以《春望》的流传及对其的解释为中心
谪仙看后世无人?——日本五山文学中庐山瀑布意象的形成与发展
日本五山诗歌中的“眼病”书写
试论日本五山山谷诗抄物的阐释特征
日本五山诗论发微——绝海中津的“性情之正”与“物化之元”
关于江户时代汉诗发展的分期问题
江户时代大典显常的唐诗学知识整理初探
论叶松石与中村敬宇、大架爱古的交往及唱和
中日笔谈中的文人唱和诗初探——以《大河内文书》为例
夏目漱石汉诗中的动物意象探赜
韩国汉诗中所反映的“家族”与其意义——以朝鲜儒士金聃寿为中心
1598年陈奏行使臣诗歌酬唱研究
9世纪杜甫诗作传入朝鲜半岛新证
高丽后期炼琢论的个性化倾向
朝鲜半岛芭蕉题材的文学书写
传统文人世界中的“才女”塑造与解读——以许兰雪轩为例
高丽士人阅读视野里的白集版本及其阅读反应
清代琉球人在北京的汉诗写作
明清琉球诗人的福州情结——以琉球久米村人为中心
清初琉球文人与中国文人交流史实考辨——以程顺则为例
从越南四所寺院看汉诗在域外的生存
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对越南汉文诗论的影响
补“史学之芹藻”——中越贯通文化视野下的邓鸣谦越南咏史诗创作
越中中世纪汉诗在越南初高中学校的教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