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系统的复杂性与认知
1.1 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1.1.1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1.1.2 系统的组成与基本要素
1.1.3 系统的特征
1.2 复杂系统及其特征
1.2.1 什么是复杂系统
1.2.2 复杂系统分类
1.2.3 复杂系统特点
1.2.4 复杂系统方法论
1.2.5 复杂如何产生简单
1.3 系统思维
1.3.1 什么是系统思维
1.3.2 系统思维的特点
1.3.3 系统思维与常见思维的关系
1.3.4 为什么要学习系统思维
1.3.5 如何进行系统思维
1.3.6 如何养成系统思维习惯
1.4 认知
1.4.1 认知的层面
1.4.2 如何提升认知
1.4.3 认知金字塔
1.4.4 深度思考与认知
1.4.5 认知力
1.5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5.1 什么是知识
1.5.2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认知
1.5.3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第2章 铁路运输组织再认识
2.1 铁路运输组织基础及认知
2.1.1 总体概述
2.1.2 铁路运输组织特性
2.1.3 铁路运输组织目的
2.1.4 铁路运输组织涉及的范畴
2.1.5 铁路运输组织调整
2.1.6 铁路路网资源能力提升
2.2 铁路运输行车组织理论剖析
2.2.1 铁路运输行车组织理论的建立
2.2.2 铁路运输中的系统工程
2.2.3 铁路运输能力的研究
2.2.4 铁路运输生产能力的综合性
2.3 铁路行车组织理论的几大难题
2.3.1 车流组织问题
2.3.2 铁路运输能力问题
2.4 行车组织理论的剖析及新技术的引入
2.5 行车组织理论发展趋势
2.6 案例分析——运输组织信息化平台及科技开发
2.6.1 数字赋能要求
2.6.2 铁路编组站调度与综合自动化
2.6.3 智能综合调度系统
2.7 案例分析——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输生产指标分析预警系统的构建
2.7.1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构建需求分析
2.7.2 构建铁路局集团公司铁路运输生产指标的主要做法
2.7.3 构建铁路运输生产指标预警系统
2.7.4 实践和应用
第3章 课题研究展开及发展
3.1 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区别
3.2 课题的申报
3.2.1 申报前的总体思考
3.2.2 申报书的选题路径分析
3.3 科研立项及其重要性
3.3.1 科研立项前的问题
3.3.2 做好科研立项的重要性
3.4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3.5 铁路科技项目
3.5.1 新质生产力
3.5.2 铁路“六个现代化体系”
3.5.3 创新目标及具体体现
3.5.4 铁路局集团公司主要创新任务
3.5.5 案例分析一基于3min列车间隔的高铁通过能力优化研究
3.6 铁路软科学的定义及特征
3.6.1 铁路软科学定义
3.6.2 铁路软科学特征
3.6.3 铁路软科学研究范畴
3.6.4 铁路科研机构软科学研究发展现状
3.6.5 铁路软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及评价
3.6.6 铁路运输管理创新课题重点研究内容
3.6.7 管理创新成果——将高铁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压缩为世界最短与规模化开行的运输组织体系创建
3.7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
3.7.1 基本规定
3.7.2 铁路局集团公司合理化建议主要内容
3.7.3 案例分析——关于龙潭站安全隐患整治
3.7.4 案例分析——现行高速铁路防灾系统问题分析及建议
第4章 专家的素养及其培育
4.1 专家的标准及素养
4.1.1 专家的粗略定义
4.1.2 专家的衡量标准
4.1.3 专家素养是如何养成的
4.2 专家需要的思维方式
4.3 专家点评案例
4.3.1 关于高铁基金项目的建议
4.3.2 关于川藏铁路运营组织项目的建议
4.3.3 关于四网融合条件下江苏省新建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管理研究的建议
4.3.4 关于沪宁城际运输复杂难度调研的建议
4.4 评标(评审)专家
4.5 如何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4.5.1 科研大咖的养成
4.5.2 领域佼佼者的养成
第5章 科技论文创新及启示
5.1 为什么要撰写科技论文
5.1.1 科技论文的基本概念
5.1.2 科技论文的作用和意义
5.1.3 论文的结构与组织
5.2 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5.2.1 关于创新点
5.2.2 文献的梳理与使用
5.2.3 论文的反复修改
5.3 关于论文发表
5.3.1 录用学术论文的特点
5.3.2 期刊不录用论文的原因
5.4 审稿人关注及稿件导向问题
5.4.1 审稿人关注的问题
5.4.2 稿件导向问题的审读
5.5 案例分析——基于风险驱动的高铁调度安全主动防控创新模式
5.6 对安全的认知——高铁运营安全保障需求与复杂系统的关系
5.7 关于研究生论文
5.7.1 毕业论文选题方法
5.7.2 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目标、创新性、研究意义等的写法
5.7.3 使论文更有深度和创新特色的方法
5.7.4 硕士论文可能被评估的方面示例
5.7.5 关于评审意见和回复
5.7.6 研究生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