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源
杨振声的文学教育与文学的代际传承
“我是在新诗之中,又在新诗之外”
——重评闻一多诗学观念的转变及其他
源与流
叙述作为呈现诗的结晶质地或诗性的一种方式
——从闻一多及其弟子“二家”的诗说开来
左翼的流动与新文学在青岛的传播
国立青岛大学与后期京派文学观的形成
新史料
王统照长篇小说《双清》的由来与版本考释
师友圈
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时期的朋友圈
从“益世小品”到“新地”
徐中玉国立山东大学期间文学活动的转型研究
新源流
论王蒙“自传”
王蒙小说在“八十年代”叙事中的意义
身体美学:王蒙《猴儿与少年》的艺术超越性
在时间的巨流河中,泳且歌
《霞满天》中的王蒙密码
驻校、讲座名家论
重寻9—99岁儿童失掉的美好生活——评张炜的《橘颂》
“大童年”观与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
“水”之子与曹文轩的“水域文学”
论何向阳诗集《刹那》的“灵觉诗学”
新青潮
新时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体裁、写法与旨归
——评杨志军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
遵从内心、探索新变
——评何敬君散文诗集《谛听:阳光走过大地》
“大人”和“赤子”的吟唱
——评高建刚的儿童诗集《我的秋天是蟋蟀做的》
艾玛早期小说中的“故乡”
访与谈
作为教育家型的中国大学校长
——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于志刚专访
海大中文学科建设的领航人
——中国海洋大学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朱自强专访
助推学校第三次人文振兴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专访
以诗入“海”,接驳远方
——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讲座教授于慈江访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