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我们如何做现代文明的中国人?
一、中西关系:从西方到中国
二、中华文明:从古代到现代
三、中国思想:从内外到上下
四、普遍观念:从天人到天下
第一章 轴心文明与普遍观念
一、由巫而史
二、哲学的普遍性
三、轴心时代的普遍观念
第二章 天人关系与超越视野
一、“退而瞻远”与超越
二、新儒家的“内在超越”
三、天人之际与“内向超越”
四、超越视野与文明融合
第三章 从天到天下
一、天的多重意蕴
二、中国思想的“天人合一”
三、天人感应论
四、天人相分与天人交相胜
五、天人之思的现代意义
六、从天到天下
第四章 天下的复兴及其逻辑
一、关于天下的现代研究
二、“重思中国”与重新发现天下
三、重释天下的当代性
四、新天下主义的内在逻辑
五、重建天下的学术反思
第五章 天下与朝贡体系
一、朝贡体系的历史
二、天下与中国王权的建构
三、作为贸易体系的朝责体系
四、作为礼仪原则的朝贡体系
第六章 从天下到国家
一、从民族国家“拯救”天下
二、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天下
三、资本主义与儒家伦理
四、后天下时代的新帝国
五、从天理到公理
六、重思民族国家话语
第七章 人天下想象与文化认同电型
一、天下想象与普遍性知识
二、认知想象与社会发展
三、民族国家作为想象的共同体
成到张四、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想象
五、新天下的新想象
第八章 天下为公与大同世界艇期女单中
一、中国社会的内在结构
二、康有为与大同社会
三、天下为公与大一统
四、儒家思想的现代命运
第九章 天下与世界历史
一、德国古典哲学语境中的“世界历史”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
四、世界历史中的现代世界体系
五、世界历史的世界结构及逻辑
第十章 谁之中国?何种天下?——从主体到共同体
一、问题的提出:重建普遍性的世界图景
二、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起源
三、从“华夷之辨”到“天下一家”
四、中华民族建构:从天下到民族国家
五、天下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重建中华文明的现代性话语体系
一、重思“儒法关系”
二、儒学发展的范式转换
三、“新康有为主义”与政治儒学
四、从“政治儒学”到“法治儒学”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信思想的力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