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英国汉学
第一节 日不落帝国的隐患
第二节 外交与留学:中英文化交流的新范式
第三节 汉学学科的设置对经院化教育的突破
第四节 翻译文学的世界化与经典化
第二章 厚重的家学渊源与犹太族裔的影响
第一节 纯正而精英的犹太家世
第二节 反犹浪潮与离群寡居的个性
第三章 基于兴趣与职业的汉学选择
第一节 儿时兴趣与剑桥大学的古典学养
第二节 大英博物馆的职业化要求
第三节 兴之所至的诗歌翻译尝试
第四章 关涉多领域的译述成果
第一节 译述概览
第二节 诗体的偏好:诗歌翻译与研究
第三节 职业的收获:绘画与敦煌文献的整理l
第四节 叙事的魅力:中日小说的评介与翻译
第五节 前沿的研究:典籍译介与史传撰写
第五章 独到而前沿的翻译研究策略
第一节 跳跃式节律:以重读音节为韵的尝试
第二节 传记抒写:史料钩沉与异域想象
第三节 人类学:前沿与边缘的角逐
第四节 通俗化:典籍翻译的新路径
第六章 与中国文人的学术交谊
第一节 学术交游与学术成长
第二节 丁文江与阿瑟·韦利的师生情缘
第三节 阿瑟·韦利与徐志摩的真挚情谊
第四节 阿瑟·韦利与胡适的学术交游
第五节 阿瑟·韦利与萧乾交游考述
第七章 译作的流布与影响
第一节 译本的出版发行
第二节 学界的评述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阿瑟·韦利著译目录
附录二 阿瑟·韦利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