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式现代化与广州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国际化丛书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6080851
  • 作      者:
    作者:鲍雨//伍庆|责编:王璞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9-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城市国际交往提出了新要求。本书提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以“城市”为定位服务国家战略,以“中心”为功能集聚交往要素,以“国际”为范围链接全球网络,以“交往”为特色辐射区域发展,包括平台、网络、伙伴、内容、品牌、环境等方面的核心内容。广州具有历史传统、政策定位、经济基础、海外人脉、配套设施、国际声誉等一系列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在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工作中已经取得显著成就。未来要进一步瞄准国家重大外事活动承载地、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地、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地、城市治理创新经验发源地、湾区联动发展核心支撑地、中华文化精粹故事传播地等目标定位,积极采取精准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城市力量。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新使命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溯源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眼光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站位
二、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
(一)城市是巨大人口规模的主要载体
(二)城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动力
(三)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核心舞台
(四)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场所
(五)城市是展示和平发展道路的直观窗口
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城市国际交往的新要求
(一)联动多层次对外交往主体
(二)覆盖全方位对外交往对象
(三)延展立体式对外交往内涵
(四)创新多元化对外交往方式
四、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一)以城市为定位服务国家战略
(二)以中心为功能集聚交往要素
(三)以国际为范围链接全球网络
(四)以交往为特色辐射区域发展
五、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核心内容
(一)高层次国际会议搭建国际交往平台
(二)宽领域国际组织链接国际交往网络
(三)机制化友好城市拓展国际交往伙伴
(四)多形式人文交流丰富国际交往内容
(五)全方位形象传播塑造国际交往品牌
(六)高质量配套服务营造国际交往环境
第二章 广州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基础优势
一、传统开放门户的历史优势
(一)“千年商都”名片经久不衰
(二)中外文化交融的历史名城
(三)勇当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二、领衔全国的政策定位优势
(一)国家中心城市重要地位凸显
(二)开放平台栽体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激活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三、实力强劲的经济基础优势
(一)经济总量走在全国前列
(二)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发展
(三)国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四)对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
四、联通世界各地的人脉优势
(一)驻穗领馆发挥合作桥梁作用
(二)加速吸引各类国际机构集聚
(三)海外机构网络加快延伸
(四)侨乡都市社会资本雄厚
五、高水平服务设施的环境优势
(一)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二)“四季花城”生态环境优美
(三)国际活动配套设施完备
六、排名世界前列的声誉优势
(一)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网络世界城市分级
(二)科尔尼公司全球城市系列指数
(三)普华永道《机遇之城》
(四)英国Z/Yen集团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集群”
第三章 广州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现有成就
一、巩同会议平台,国际交往载体不断强化
(一)多边交往会议创造世界对话窗口
(二)本地品牌平台开拓全新发展空间
(三)承办国际会议搭建行业合作载体
二、参与国际组织,国际交往网络日益拓展
(一)在城市间国际组织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发起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系列活动
(三)与联合国专门机构开展高端交流
三、筑牢伙伴网络,国际交往格局更趋完善
(一)友城交流往来历史源远流长
(二)友好伙伴遍布全球六大洲
(三)友城工作40周年大会异彩纷呈
(四)各领域交流形成多元机制品牌
四、密切人文交流,国际交往形式出新出彩
(一)文化体育学术交流活动丰富
(二)持续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三)各层次教育对外合作扎实推进
五、开展形象传播,国际交往影响大幅提升
(一)《财富》论坛开展全球路演推介
(二)“世界花城”品牌塑造深入人心
(三)中外友好交流故事会开辟新舞台
六、优化配套服务,国际交往环境明显改善
(一)国际化行政服务持续优化
(二)国际化生活服务内容不断扩充
(三)国际化社区管理服务加速推进
第四章 国内城市开展国际交往的先进经验借鉴
一、北京:中央明确国际交往中心定位
(一)国家主场外交活动核心承载地
(二)发挥首都优势吸引国际组织总部
(三)高站位开展首都友城结好交往
(四)打造世界文明互鉴的首要窗口
(五)借力国际视角讲好首都故事
(六)国际服务环境建设领先全国
二、重庆:发挥中西部历史区位优势
(一)创新打造上合组织经贸合作平台
(二)驻渝领馆机构展示城市开放历史
(三)国际文旅之窗提供旅游合作载体
(四)国际传播中心注重海外传播
三、南京:城市文化赋能交往中心建设
(一)国际友谊公园见证友好成果
(二)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学之都”
(三)非遗成为对外文化交流重要内容
(四)重视发挥青年公共外交作用
四、武汉:带动华中地区对外交流
(一)举办军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
(二)联动长江中游城市对外交流
(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加速聚集
(四)营造有竞争力的涉外服务环境
五、成都:引领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一)以会展经济推进成渝区域协作
(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议题贡献力量
(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