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环境统计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
1.1 环境统计相关法律法规
1.2 环境统计相关标准规范
1.3 环境统计的组织与实施
第2章 环境统计发展概述
2.1 环境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2.2 国内外环境统计体系
2.2.1 我国环境统计体系
2.2.2 欧盟环境统计体系
2.2.3 比利时环境统计体系
2.2.4 法国环境统计体系
2.2.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统计体系
2.2.6 美国环境统计体系
第3章 环境统计管理体系
3.1 环境统计工作的定位
3.2 环境统计的管理体制
3.3 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管理
3.3.1 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3.3.2 环境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3.4 环境统计数据的报送、发布与共享
3.4.1 环境统计数据的报送
3.4.2 环境统计数据的发布与共享
第4章 环境统计技术体系
4.1 环境统计调查范围
4.2 环境统计调查对象的确定
4.2.1 工业源调查对象的确定
4.2.2 农业源调查对象
4.2.3 生活源调查对象
4.2.4 移动源调查对象
4.2.5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调查对象
4.3 环境统计调查内容
4.3.1 工业源调查内容
4.3.2 农业源调查内容
4.3.3 生活源调查内容
4.3.4 移动源调查内容
4.3.5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调查内容
4.4 环境统计报表
4.5 污染物产排量的核算
4.5.1 工业源产排污核算方法
4.5.2 生活源产排污核算方法
4.5.3 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4.5.4 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4.5.5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4.6 重点排污单位名单管理
第5章 环境统计数据审核方法
5.1 数据审核的组织
5.2 数据审核类型
5.3 各级部门审核重点
5.4 审核工作的难点
5.5 审核策略
5.6 审核方法
5.7 审核技术体系
第6章 环境统计的应用
6.1 服务统计支撑管理
6.1.1 环境统计为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奠定数据基础
6.1.2 环境统计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决策的科学化
6.1.3 环境统计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信息反馈作用
6.1.4 环境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不足之处
6.1.5 高质量发展下对环境统计的要求
6.1.6 总 述
6.2 指导企业节能减排
6.2.1 企业环境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指标
6.2.2 环境统计分析的方法
6.2.3 环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6.2.4 结 语
6.3 开展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6.3.1 常用分析方法
6.4.2 排放清单编制数据需求分析
6.4.3 我国现有环境管理数据体系分析
6.4.4 环境管理数据体系与污染排放源清单衔接的改进建议
6.4.5 云南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实践
6.4.6 云南省大气污染源分类体系
6.4.7 云南省2015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结果
6.4.8 东南亚地区生物质燃烧清单结果
6.5 环境统计在环境质量底线测算中的应用
6.5.1 技术方法
6.5.2 弱扩散区
6.6 环境统计在环境容量预测中的应用
6.6.1 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测算
6.7 大数据时代下的环境统计工作
第7章 环境统计问题与展望
7.1 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1.1 生态环境统计制度的顶层设计与统筹缺乏
7.1.2 生态环境统计制度的技术体系不完善
7.1.3 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分析研究和能力建设薄弱
7.2 下一步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建议
7.2.1 完善生态环境统计制度的框架设计
7.2.2 规范生态环境统计调查体系
7.2.3 健全生态环境统计技术方法体系
7.2.4 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7.2.5 提高生态环境统计数据时效性并强化分析应用
7.2.6 强化生态环境统计能力建设
7.3 未来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展望
7.3.1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统计研究体系框架
7.3.2 发展服务于未来的生态环境统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