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视阈与切入点
0.3 文献概述与研究思路
上篇 基础调查
第1章 职工需要的理论建构与基础调查
1.1 职工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提出
1.2 职工普惠性需要的提出假设与理论依据
1.3 职工需要维度模型的构建
1.4 农民工需要状况调查及其表征指数
1.5 基于生理需要的建筑业农民工需要状况判别标准
1.6 厘清差异化需求,推进建筑业农民工就业精准治理
1.7 小结与认识
第2章 工会干部应急素质基础调查与分析
2.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2.2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工会干部政策深化改革与攻坚阶段
2.3 常态下工会干部应急素质调查结果与分析
2.4 新时代工会干部队伍素质标准的提出
2.5 小结与认识
第3章 职工利益博弈数学模型
3.1 问题提出与研究进展
3.2 职工利益非合作博弈数学模型构建
3.3 基于四方合作博弈收益效果验证
3.4 小结与认识
第4章 工会常态与应急社会协同模型
4.1 工会社会协同能力及其表征模型
4.2 应急管理中多元化主体及其协作成效
4.3 工会应急管理协同作用模式
4.4 小结与认识
第5章 国内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机制构建
5.1 问题提出与研究进展
5.2 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及其预警程序
5.3 劳动关系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5.4 劳动关系危机预警机制及其预警对策
5.5 小结与认识
第6章 “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劳动关系风险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分析
6.2 文献评述与研究进展
6.3 “一带一路”港口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6.4 A港口工程实例评估与结果分析
6.5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劳动关系“两极化”趋势研判
6.6 小结与认识
第7章 H区总工会应急协同能力评估
7.1 问题提出
7.2 工会应急协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7.3 H区总工会应急协同能力综合评价
7.4 小结与认识
下篇 实证分析
第8章 基于情景模拟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治理
8.1 职工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现状
8.2 职工群体性事件原因及其数据分析
8.3 情景构建与数理分析
8.4 职工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
8.5 职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
8.6 小结与认识
第9章 工会社会协同治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9.1 新时代工会治理的提出
9.2 工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9.3 工会社会协同治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9.4 工会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路径
9.5 小结与认识
第10章 结论
10.1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与重要观点
10.2 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10.3 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
10.4 本研究的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