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水权配置研究进展
2.1.1 水权配置研究文献特征分析
2.1.2 水权配置研究热点分析
2.1.3 水权配置研究阶段划分
2.2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式与方法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 ,2国内研究动态
2.2.3 初始水权配置可视化分析
2.3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实践与管理制度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动态
2.4 研究评述
2.4.1 借鉴
2.4.2 启示
2.4.3 评述
第三章 流域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方案设计方法
3.1 流域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模式设计
3.1.1 初始水权配置模式评判
3.1.2 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的概念判别模型
3.1.3 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规则
3.2 基于适配模式的“第一优先级分配单元”适配方案设计方法
3.2.1 居民基本生活水权配置方法
3.2.2 农田基本灌溉水权配置方法
3.2.3 河流生态水权配置方法
3.3 基于适配模式的“第二优先级分配单元”适配方案设计方法
3.3.1 适配方案设计原则
3.3.2 适配方案设计模型
3.4 基于适配模式的“第三优先级分配单元”适配方案设计方法
3.4.1 用水行业水权需求方法
3.4.2 适配方案设计模型
第四章 流域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方案诊断方法
4.1 “流域一省区”层面适应性诊断方法
4.1.1 诊断准则构造
4.1.2 诊断模型构建
4.2 “流域一省区”层面公平性诊断方法
4.2.1 诊断准则构造
4.2.2 诊断模型构建
4.3 “省区一产业”层面匹配性诊断方法
4.3.1 诊断准则构造
4.3.2 诊断模型构建
4.4 省区一产业”层面协调性诊断方法
4.4.1 诊断准则构造
4.4.2 诊断模型构建
第五章 流域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方案优化方法
5.1 适配方案优化路径
5.1.1 “流域一省区”层面适配方案优化路径
5.1.2 “省区一产业”层面适配方案优化路径
5.2 “流域一省区”层面适配方案优化方法
5.2.1 适配方案优化的政治民主协商机制
5.2.2 适配方案优化的协商博弈机理与潜在收益成本
5.2.3 基于政治民主协商机制的适配方案优化
5.3 “省区一产业”层面适配方案优化
5.3.1 适配方案优化的水权交互式配置
5.3.2 适配方案优化的水权置换
第六章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研究
6.1 黄河流域发展概况
6.1.1 流域经济社会现状
6.1.2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6.1.3 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6.2 黄河流域“第一优先级分配单元”适配方案
6.2.1 生活水权配置方案
6.2.2 农田基本灌溉水权配置方案
6.2.3 河流生态水权配置方案
6.3 黄河流域“第二优先级分配单元”适配方案
6.3.1 适配方案设计
6.3.2 适配方案诊断
6.3.3 适配方案优化
6.4 黄河流域“第三优先级分配单元”适配方案
6.4.1 适配参数确定
6.4.2 适配方案设计
6.4.3 适配方案诊断
6.4.4 适配方案优化
6.5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方案实施的制度保障
6.5.1 适配方案实施的事前控制制度
6.5.2 适配方案实施的事中控制制度
6.5.3 适配方案实施的事后控制制度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