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毒品犯罪罪名认定问题
第一节 毒品犯罪选择性罪名的适用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走私、贩卖、制造毒品过程中的运输毒品行为是否独立成罪?
2 对同一宗毒品相继实施不同种犯罪行为的,如何认定其罪名与毒品数量?
3 对不同宗毒品分别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的,如何认定其罪名与毒品数量?
4 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中两种以上行为,且部分既遂,部分未遂,应如何认定罪名及既未遂形态?
5 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中两种以上犯罪行为的,在量刑上是否需要一律从重处罚?
6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或者原审法院判决确定的选择性罪名有遗漏的,审理法院能够增加罪名吗?
【相关规范】
第二节 从贩毒人员住所等处查获的毒品的性质认定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从贩毒人员住所、车辆等处查获的毒品,在什么情况下能认定为贩卖的毒品?
2 如何理解“贩毒人员住所、车辆等处”的范围?
3 如何准确适用事实推定,认定查获毒品是否属于贩卖毒品?
4 从有吸毒情节的贩毒人员住所查获的毒品,该如何认定?
【案例拓展】
【相关规范】
第三节 以毒品换取财产性利益的定性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以毒抵薪、以毒抵债、以毒换物,该如何定性?
2 如何理解“其他财产性利益”?以毒品折抵嫖资,构成贩卖毒品罪吗?
3 以毒易物过程中,接受毒品的一方,该如何定性?
4 互易毒品行为一律构成贩卖毒品罪吗?
5 互易毒品案件中毒品数量应如何认定?
【案例拓展】
【相关规范】
第四节 吸毒者涉毒行为的定性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吸毒者为自己吸食而运输毒品的,该如何定性?
2 吸毒者为自己吸食而走私毒品的,该如何定性?
3 吸毒者大量持有毒品的,该如何定性?
4 如何把握“没有证据证明其有实施贩卖毒品等其他犯罪的故意”的具体标准?
【案例拓展】
【相关规范】
第五节 接收物流寄递毒品行为的定性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购毒者接收物流寄递毒品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2 购毒者接收物流寄递毒品的行为,在哪些“例外情形”下构成运输毒品罪?
3 如何认定代收者主观上是否明知是毒品?
4 物流寄递毒品行为中购毒者、代收者的既未遂形态该如何认定?
5 运输藏毒包裹的物流企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案例拓展】
【相关规范】
第六节 制造毒品行为的认定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制造毒品行为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2 不属于制造毒品行为的情形有哪些?
3 对毒品的精炼、提纯、稀释是否属于制造毒品行为?
4 在案件零口供的情况下,如何认定被告人是否构成制造毒品罪?
【案例拓展】
【相关规范】
第七节 代购毒品行为的定性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的毒品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2 对于代购者未从中牟利,但自寻渠道购买毒品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3 如何界分构成运输毒品罪的代购与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代购?
4 如何区分代购者与托购者是上下家关系还是共犯关系?
5 “从中牟利”是代购者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必要条件吗?
6 代购毒品行为中“从中牟利”的情形有哪些?
7 何为交通、食宿等必要开销之外的“介绍费”“劳务费”?
8 代购者克扣、截留毒品行为如何定性?
9 代购蹭吸行为该如何定性?
10 为自己吸食委托他人代购毒品的,该如何定罪量刑?
11 代购毒品行为的证据认定要点有哪些?
【案例拓展】
【相关规范】
第八节 涉麻精药品行为的定性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毒品?毒品与受管制的麻精药品的关系为何?
2 对于涉无医疗等合法用途的麻精药品行为,该如何定性?
3 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吸毒人员贩卖受管制的具有医疗等合法用途的麻精药品,该如何定性?
4 未经许可经营受国家管制的具有医疗等合法用途的麻精药品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5 携带、寄递有医疗等合法用途的麻精药品进出境的行为,一律构成毒品犯罪吗?
6 出于非法目的向他人提供麻精药品行为,该如何定性?
7 “出于治疗疾病等相关目的”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8 是否“出于治疗疾病等相关目的”由谁证明?
【案例拓展】
【相关规范】
第九节 网络涉毒行为的定性
【纪要原文】
【要点评注】
1 利用信息网络,设立涉毒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涉毒信息行为,该如何定性?
2 网络涉毒行为中,“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3 利用信息网络组织他人吸毒的,该如何定性?
4 涉毒网络平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