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从提出“准确、完整”到支持实践检验
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推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艰难曲折的探索
率先提出工作重点转移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主持起草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
起草历史决议提上日程
主持历史决议的起草
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四、农村改革“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支持农村改革
恢复调整农村政策
支持农民的大胆尝试
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五、“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全力推进中国改革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丰富深刻的改革思想
改革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决策中国对外开放
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
积极开拓对外开放渠道
大力倡导兴办经济特区
七、“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促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从开放沿海城市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开发开放浦东
八、“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擘画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
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
九、“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十、“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架构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思路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再论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干部新老交替
十一、“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旗帜鲜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经受严重政治风波的考验
十二、“一国两制”,“这是个新事物”——从解决台湾问题出发提出的创造性构想
台湾问题的由来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推动海峡两岸关系打开新局面
十三、“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成功解决香港回归祖国问题
解决香港问题提上日程
艰难曲折的中英谈判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和香港问题的解决
确保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稳定
十四、从“一条线”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调整中国外交政策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十五、“中美关系终归要好起来才行”——致力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建交问题的曲折
主持中美建交谈判
访问美国
应对台湾问题引起的风波与中美达成“八一七公报”
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推动改善中美关系
十六、“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从友好到对抗
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艰难历程
中苏高级会晤
十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后记
展开